国庆假期
你休息好了吗?
要说全国各地什么旅游景点最火
小编估计你能数出一大串
可是你知道在长假期间
呼和浩特有一个社区火遍大江南北
各大央媒都在先后报道
怎么回事呢?
一起往下看
人民日报
内蒙古呼和浩特清泉街社区——
邻居像家人一样亲(各民族团结互助)
“咱这多民族社区配得上‘模范’两字!”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清泉街社区正举办“民族团结一家亲,共庆佳节感党恩”国庆文艺汇演,精彩的演出让社区朝鲜族居民金福姬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
清泉街社区位于玉泉区兴隆巷街道办事处民和花园院内,辖区内居民除了汉族,还有蒙、回、满、藏、维吾尔、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共计户、人,占社区总人口的9.5%。国庆挂国旗、端午节包粽子、元宵节滚汤圆、春节煮饺子……近年来,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已成为加强民族团结、增进邻里感情的“法宝”。
“多民族社区就要让大家热闹起来,街坊邻里一起唱唱跳跳更团结。”66岁的金福姬是社区的“老住户”,儿女在外打工,虽衣食无忧,但日子久了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社区“一户一档”走访时了解到她的情况,每逢节日总会把粽子、汤圆、饺子等送到她家里,有文艺活动时也主动邀请她去观看。如今,社区活动中总少不了金福姬的身影。“大家常聚在一起,像家人一样亲。”
“社区工作做扎实,各族居民才能像石榴籽一样团结得更紧密。”社区党委书记武荷香深有感触地说,“居民的事儿无大小,只要说了就得办。用一项项实际行动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让各族居民团结互助,其实就是让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在我们基层落地生根。”
近年来,清泉街社区先后为符合条件的16名少数民族居民申请了低保,为53户少数民族家庭申请了公租房。蒙古族居民姚志敏车祸导致下肢瘫痪,社区不仅为他申请了低保,他的女儿考上大学后,社区又帮着申请了大学生家庭贫困救济金……社区工作日志详尽地记录着每一位需要帮扶居民的信息。
整洁的街道、良好的治安、宜居的环境、互助的氛围提高了各族居民的幸福指数,清泉街社区扎实的工作也赢得了社会的认可,曾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社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爱老敬老模范社区等多项荣誉。清泉街社区成为塞外青城名副其实的“明星社区”,每年都有近千人来调研“取经”。
近来,清泉街社区居委会也注入了“新鲜血液”,90后蒙古族姑娘通拉嘎来社区工作一年多,深深感受到了社区各族居民之间相互关爱的温暖氛围。“在我们社区,居民互帮互助,气氛融洽,今后我也会努力把多民族社区的服务做得更加贴心、暖心。”
新华社
民族一家亲浓浓团结情
——呼和浩特市清泉街社区民族团结工作侧记
“56个民族亲亲一家,就像百花园里盛开的花。红红石榴结籽抱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母亲是中华!”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清泉街社区,来自汉族、蒙古族、回族等多个民族的20多名居民代表,身着盛装,齐声演唱歌曲《母亲是中华》,同庆祖国华诞。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清泉街社区文艺队队员在展示民族服饰
这是清泉街社区国庆节到来前夕举行的“民族团结一家亲,共庆佳节感党恩”文艺汇演上的一幕。参加汇演的居民,都是社区合唱队、舞蹈队等文体团队的成员。
清泉街社区党支部书记武荷香说,社区共有多户、多人,其中有蒙古族、回族、满族等9个少数民族的居民,共多户、多人。社区充分利用文化活动,把民族工作融入和谐社区创建中,融入居民日常生活中。
↑端午节前夕,清泉街社区各族居民一起包粽子
在清泉街社区,民族特色模特队定期进行展演,集中展示和介绍民族服饰以及相关民族的生活习俗;二人台、合唱队、老年秧歌队中也不乏蒙古族、满族、回族的居民。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清泉街社区文艺队的队员在展示民族服饰
如今,清泉街社区组织开展的传统节日文艺演出、邻里节等活动,都已成为少数民族居民展现自我风采的大舞台。回族居民靳秀梅笑着说:“丰富的社区文化活动既让大家充满欢乐,也增进了不同民族居民之间的了解,大家越来越熟络了。”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清泉街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护人员在为居民讲解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文化活动越来越热,交流交往越来越多,民族感情越来越浓。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清泉街社区的几名老人在社区看报纸
↑清泉街社区的各族居民在一起制作美食“烧卖”
社区汉族居民李清泉是一名96岁的老党员,他个人生活极为简朴,衣服袜子总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但老人在帮助困难群体时从不吝啬。蒙古族学生小云以多分的好成绩考入南方某大学临床医学系,需要本硕连读8年,但因父亲去世,母亲打工收入微薄而无力支付学费,老人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捐出元钱帮助她。
武荷香说,社区里有一大批像李清泉老人一样热心的居民,无论遇到困难的居民是哪个民族的,只要大家知道了都会热心帮一把。“民族团结一家人,一家人就一家亲,都是热热闹闹、和和睦睦的。”
两年前,朝鲜族居民金福姬患病住院,她十分担心老伴的饮食无人照料,没想到社区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派专人对她老伴进行生活照料,直至金福姬痊愈出院。“真是远亲不如近邻,这件事让我特别感动。”她动情地说。
“真情沟通、真心服务、真诚交往。”武荷香说,社区工作很烦琐,居民生活小事杂事多,但只要坚持这三个“真”,就一定能把民族团结工作做好,真正做到“民族一家亲”,真正实现“浓浓团结情”。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清泉街社区的几名老人在一起学习讨论
↑清泉街社区组织社区居民参观玉泉区大数据应用中心,感受科技魅力
↑清泉街社区组织居民参观呼和浩特市通顺大巷
光明日报
呼和浩特清泉街社区:让每一朵花都鲜艳绽放
10月1日早上10点,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演出在呼和浩特市清泉街社区开演。“民族团结一家亲共庆佳节感党恩”——14个大字道出了演出的主旋律。
演员阵容也很特别,他们中的所有人都是社区居民。有的互相是邻居,有的是亲戚,都是再熟悉不过的面孔。穿着艳丽的朝鲜族服装,金福姬早早来到社区演出小舞台。已经66岁的金大姐能歌善舞,是社区的“明星”。她不仅会唱朝鲜族歌曲,汉族、蒙古族民歌也唱得不错。金福姬说:“我们社区艺术团的演出服装、音响都是社区给配备的,平时还请专业老师来培训。”
金福姬说话时,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主任武荷香手举一面国旗走过来。她是全国民族团结先进模范,是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代表,30多年致力于和谐社区建设,关爱社区每个人。武荷香说:“国庆节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共同节日,要有仪式感。每年的国庆节,为了培养居民爱党爱国情感,社区都要举办文艺演出,让身边人感染身边人。今年社区还准备了小国旗,给孩子们发放。”
在社区大门口,记者发现,有一块两层楼高的社区广告牌特别引人注目。上面的红色大字写着——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武荷香说,清泉街社区有蒙古、回、满、藏、维吾尔、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9个民族的人。社区特别注重民族团结平等、互帮互助的教育,充分利用社区文化活动,将民族工作融入到和谐社区创建中,融入到居民日常生活中。清泉街社区组建起额吉舞蹈队、合唱团、民族特色模特队、晋剧团、二人台、秧歌队等社区文体团队。根据少数民族热情大方和能歌善舞的特点,各团队还积极吸引少数民族群众走出家门,参加社区集体活动,如社区的民族特色模特队定期进行展演,集中展示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生活习俗;社区的二人台、合唱团、老年秧歌队也邀请了蒙古族、满族、回族的居民加入其中;社区组织开展的各种传统节日大型文艺演出、邻里节等活动都成为少数民族群众展现自我风采的大舞台。
“明星”演员金福姬告诉记者,在她看来,每个民族都是一朵花,都有独特的颜色。“我家的两个儿子,都娶了汉族媳妇。各民族的节日,我们也跟着过。”金福姬说,每逢中秋、端午,社区都组织大家在一起包饺子、包粽子、做月饼,品尝百家宴。
团结互助在清泉街社区蔚然成风,居民们纷纷为民族团结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96岁老党员李清泉,个人生活极为简朴,衣服袜子总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但老人总是心怀少数民族困难人群,为少数民族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宝鲁德夫和他的双胞胎兄弟以及其他8位贫困学生每人资助元;当得知蒙古族学生云思敏以分的好成绩考入苏州大学临床医学系、本硕连读8年时,老人立即拿出元帮助她圆大学梦。
“社区是我家”,良好的治安、优美的环境、和谐的氛围,让生活在这个社区的各族群众倍感温暖、幸福。年以来,清泉街社区陆续获得“全国爱老敬老模范社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内蒙古自治区和谐社区”等多项荣誉称号。
经济日报
内蒙古呼和浩特玉泉区清泉街社区做好民族团结工作
——清泉流过同一个家园
中秋刚过,内蒙古呼和浩特玉泉区兴隆巷街道清泉街社区的金福姬、满都呼、达楞太等几位老街坊就穿上了民族盛装,忙着商量迎接国庆的事。大家抚今追昔,聊得心里暖洋洋的。朝鲜族大妈金福姬念念不忘当初创办餐馆时,街区主任武荷香帮她跑前跑后。蒙古族大姐满都呼紧接着说,当初这个饭馆招牌的蒙语单词标成了“理发”,还是她帮助校对和改正的。蒙古族阿爸达楞太则说起金福姬住院的那段日子,是社区派专人照顾她的老伴儿……
这是一个仅有户、人的小社区,但涵盖了蒙古族、回族、朝鲜族等9个少数民族,在呼和浩特大名鼎鼎——20多年来,清泉街社区先后获得“全国爱老敬老模范社区”“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内蒙古自治区和谐社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社区”等称号。近10年来,每年都有60多批次近千人前来清泉街社区考察参观。
“既然叫清泉街,就一定要让清泉汩汩流进我们共同的大家园。”曾经当选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代表的清泉街社区党委书记武荷香告诉经济日报记者,“这‘清泉’包括扶危济困、志愿服务和温情调节。总之,我们要让和谐、团结的清泉充分涌流。”
年,清泉街居委会更名为清泉街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也进入了新时期:企业职工从单位转入社会,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城市……社区的工作内容多了,范围宽了,任务重了。
年,在玉泉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清泉街社区居委会将办公楼扩建到平方米以上,内设一站式服务大厅、爱心超市、警务室、司法所、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市民学校、老年活动中心等,并配置了电脑,开通了社区网站。
年,以党员服务中心为依托,清泉街社区把在职、离退休、学生、复转军人党员分类造册编组,开展“一管一联三带四满意”活动:“一管”是要求社区党员管好自己,“一联”是帮助联系困难居民,“三带”是带好家庭、带好邻居、带好街巷,“四满意”是让党员满意、让群众满意、让自己满意、让组织满意。近年来,社区定期开展少数民族困难户调查,建立了相应的少数民族困难家庭台账和少数民族低保户台账,并为有困难的少数民族居民上门开展各种服务。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年,清泉街社区成立了全国首家社区法务室——说理堂。他们与当地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联动,对社区矛盾做到了第一时间把握、第一时间处理、第一时间息诉,将居民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他们还及时为特殊困难的少数民族家庭提供帮助。蒙古族居民姚志敏因车祸下肢残疾,社区为他申请了低保,并帮助他家申请了廉租住房。蒙古族洪家小姐妹一同考上大学,原本贫困的家庭更是入不敷出,社区为她们申请了4万元大学生助学资金。社区98岁老党员李清泉生活极为简朴,每年拿出元资助贫困学生。受助的4位蒙古族大学生几次要来探望他,都未能如愿。至今仍写读书笔记的老人告诉记者,“我们是一个民族的大家庭。帮助别人,何必问他是哪个民族、让人家面谢呢”。
来源:呼和浩特新闻网
审核:刘军
编审:阿拉腾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呼和浩特日报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