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名字由来
《列子·黄帝》:“因復指河曲之淫隈曰:‘彼中有宝珠,泳可得也。’”汉张衡《西京赋》:“缀以二华,巨灵贔屓,高掌远蹠,以流河曲。”五代北汉置雄勇镇。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年)建火山军;治平四年(年)置火山县为军治;熙宁四年(年)废火山县。金贞元元年(年)置河曲县为军治,因县处“河(即黄河)千里一曲”得名(《大明一统志》)。清同治《河曲县志》:“县当河流曲处,故名。”
河曲县今隶属于山西省忻州市!
黄河图
黄河自北向南流经县界76公里,落差53.1米,年平均流量立方米/秒。县川河在河曲县注入黄河。
娘娘滩
位于河曲县城北的黄河河道中,面积近13公顷,是个“凸”形小岛,为塞上有名的小绿洲。人在岛上可以听到晋、陕、内蒙古三省、区的鸡鸣。传说西汉初年吕后专权,将薄太后和其子刘恒贬谪于此。其后刘恒称帝(汉文帝),于滩上建娘娘庙,故名娘娘滩。滩上风光秀美、景色宜人,夏秋之时,四周水波浩荡,滩上农舍在葱绿中忽隐忽现,别有韵味。
石径弹院
石径禅院位于河曲县城东北25公里的石城村。创建于民国八年。石径弹院东、西、南三面石圪梁环抱,依山傍水,有大小、上下院落三进。整体建筑全部为砖面结构,坐东朝西,寺庙东北开一小门,过砖砌小洞,自然石阶、独木桥和“悬空界”,便是黄河悬崖绝壁上通往弥佛洞的悬空石径,其长百余米。登临五径,俯视黄河,河水波涛汹涌,咆哮万里,惊心动魄。
两岸百丈峭壁,俨然屹立。相传峭壁上仍有大禹治水的痕迹。弥佛洞,坐落在一处三面环山的土原上。是河曲古刹中的奇迹。它的大部分是两层共七排砖石砌成的拱形窑洞,内供如来佛、地藏王菩萨、财神、八洞神仙等塑像。
海潮禅寺
古寺原名叫海潮庵,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相传当时有母子二人来到这里,见山环水绕,地幽而洁,诚为胜景之势,遂辟土建窑一所,并塑观音金像一座。香火日盛。此后三百余年,历经战火、磨难,几起几落,在九代僧人的不懈努力下,最终成为闻名于晋陕蒙三省的知名庙宇。
古寺位于河曲县城东南35公里处的旧县村南门外。创建于大明万历年间,明末被农民起义军烧毁,清顺治年间重建。海潮庵随山势而建,北高南低。寺庙坐北向南,整体建筑结构严谨,小巧玲珑。寺外山环水绕,古槐参天,寺内松柏常青,香烟缭绕。海潮庵风景秀丽,气势宏伟,寺内佛像栩栩如生,石质栏杆工艺精细,壁画、供桌古色古香,碑碣石刻记载了寺庙的历史沿革,是一座保存完整的古建筑。
文笔塔
山西河曲文笔塔,位于河曲县城东五里大东梁,建于乾隆五十九年,称“文笔”,又称“状元笔”。造此笔意在“振东山之势”,以裨河曲风水。笔尖筑于烽火台墩上,连座高九丈四尺三寸,其中土墩高三丈,土墩顶部直径五丈四尺,笔尖底座直径一丈八尺。笔尖底座由三层条石垒砌,笔身全部由青砖白灰垒砌,实心,至顶部骤然缩回锥形。民间传说,夏至日出时笔影可达河西大口沟(即黄河古渡对面的内蒙)。
清初河曲很穷,民谣说:“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捡苦菜。”为了翻身,县吏乡绅请来了堪舆家。相传这位先生走遍了河曲大街小巷,走不出要害所在。走到日落黄昏时,踏上了大河堤坝。突然间发现对面一条黑龙,虎视眈眈,正在吸吮河曲的精气。对岸的内蒙古大口村,位于一条形似黑龙的长沟沟口。地貌古怪,阴气习习,状如黑龙血盆大口。又如此异兽酣卧睡侧,河曲城焉能聚金生财?县吏乡绅决定在城头建塔镇妖。
河灯会
河曲河灯会是流传于晋西北地区黄河岸边河曲县并于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举行的一项古老的民俗活动。河灯会,老百姓称为放河灯。放河灯源于佛教佛事仪式中盂兰盆会的“照冥荷花灯”,其目的是普渡落水鬼魂或其他孤魂野鬼。河曲河灯会赋予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内涵。
河曲位于九曲黄河拐入晋境之处、晋陕蒙三省区交界的黄河东岸口。据《禹贡》记载,禹曾亲临河曲治理河道,至今禹迹犹存。此地历来河渡繁忙,船工辈出,被称为“河路汉”的船工常年走险于变幻莫测的黄河之中,死难者无数,放河灯活动因之备受重视。又因旧时河曲地瘠民贫,乡人多有走西口谋生者,其-丧命于外乡者众多,家乡人以放河灯形式祭祀他们,河灯会遂稳固地传承下来,并逐步延续下来形成古老习俗。
地方特产—杏瓣儿
杏瓣儿是河曲县的传统食品之一。据考证,杏瓣儿始制于唐代。在河曲一带,几乎村村都栽有杏树,杏瓣儿是用杏仁加工而成,据传说杏瓣儿也曾为贡品。在解放前,这里产的杏瓣儿就已经销往北京、天津、上海等地。
在晋西北、陕北、内蒙西部大多为红杏的杏瓣儿,而唯独河曲一带是油杏瓣儿。加工时,先将杏仁放在开水锅内煮l~2小时,捞出后放在冷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再将浸过的杏仁捞出,用毛巾用力摩擦去红皮;用开水煮熟后用凉水浸泡一夜,取出白杏仁,分别加入各种食用色素,再拌少许黄油。就制成各种彩色的杏瓣儿。最后是炒杏瓣儿,是把杏瓣儿和粗糠一起放在锅里干炒,杏仁由白色变成浅黄色即成。在炒的同时糠经加热后渗出了糠油,所以杏瓣儿是油润润的,油杏瓣儿也由此产生。油杏瓣儿的特点是:色鲜味美,酥脆可口,并有清肺利痰的功效。
河曲醉果
醉果,当地人又称“海红”或“海棠”;产于河曲,为山西名果。果实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糖、磷、钙、钾等。味道酸甜甘美,据有关部门测定,海红果因含磷量高而导I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