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届蒲剧艺术周蒲剧传承发展研讨会在山西运城召开,戏剧理论博士、研究员、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季国平,中国戏曲学院教授、中国戏曲学会顾问周育德等20余位国内戏曲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会。
本次研讨会是首届蒲剧艺术周的一项重要内容,主题为“蒲剧传承发展”。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如何让蒲剧艺术在传承与创新中延续、在保护与发展中更具魅力等内容,就蒲剧经典剧目、表演特技、人才培养、剧本创作、守正创新等方面建言献策,观点切中肯綮,引人思考。
据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教授,中国戏曲学会顾问、著名戏剧评论家周育德介绍,黄河两岸是梆子腔的发源地,山西四大梆子的老家是古蒲州。历史悠久的蒲剧,表演题材丰富,从古代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到现代的革命英雄,舞台上应有尽有,是没有题材局限的全能型戏曲剧种。就整理改编传统戏、新编历史剧、编演现代戏“三并举”的创作方针来看,蒲剧的家底丰厚。除一些优秀保留剧目外,近年来蒲剧还创作了不少新编历史剧,《土炕上的女人》《山村母亲》等作品都是遵循戏曲艺术的规律,做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戏曲”。周育德认为,关于蒲剧的研究,数十年来,也取得很大成绩。20世纪80年代创办的临汾《蒲剧艺术》和运城《戏曲之乡》两个刊物,发表过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还有《蒲州梆子志》《蒲剧经典剧目选编》等编纂出版,这在全国多个剧种中也是罕见的。正因为有对蒲剧艺术的科学研究,才使得蒲剧的创作和演出提高了理性、自觉性和自信心,使之能在健康的发展之路上迈进。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名誉会长谭志湘说,蒲剧艺术周的举办是一大创举,可概括为:大蒲剧、大格局、大作为、大担当。谭志湘表示,以前的人唱戏可能就是为养家糊口,为生活的,都是古装戏。后来为反映现实生活,也基于创作需要,有了现代戏,戏曲艺人被誉为文艺工作者,他们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到了21世纪大数据时代,蒲剧契合时代的发展,宣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乡音、乡思、乡愁、乡情是蒲剧的最大优势,也是蒲剧之树常绿的奥秘。大蒲剧是说“天下蒲剧是一家”,从运城、临汾几地共同打造蒲剧艺术周,可以看出大家的团结,这也是蒲剧人锲而不舍精神的体现。
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京剧》原主编吴乾浩看来,历史不能代替今天,思考怎么再造蒲剧的辉煌,这便需要“出人”“出戏”,需要承前启后的艺术家做好传承,需要优秀精品剧目,戏要演到观众的心里。可喜的是,蒲剧的根一直深扎在民间,接地气,有群众基础。近年来,蒲剧实行科学的“三并举”剧目政策,成就喜人。吴乾浩认为,蒲剧艺术周的举办,更是着眼于当下与未来的发展。各种展演丰富多样,不仅“三并举”剧目都有,而且重在艺术水平发挥,老中青人才各显其能,胡子功、翅子功、椅子功等都会亮相。剧目上,蒲剧历来有耐心加工、创造精品的传统,近年来对于重大题材,又进行新的开拓。
《中国戏剧》杂志原主编、编审姜志涛就景雪变从艺50年的成就,谈到了他的感想。他说,景雪变从艺50年来,不但刻苦学习前辈宝贵的艺术经验,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同时还勇于在戏剧舞台上开拓创新,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新剧目、新形象。50年的磨砺打拼,她已形成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也为蒲剧艺术的传承、发展作出了许多贡献。众多奖杯、证书,这些荣誉是对她表演成就的肯定和褒奖。更难得的是,50年来她始终心系观众,为基层观众演出,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她坚持把戏送到乡村山野、工厂矿山。正所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景雪变的戏剧作品已成为蒲剧戏迷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在姜志涛看来,景雪变5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是付出了心血、汗水才换来的。作为戏剧教育家,她口传身授,手把手地指导、调教,为蒲剧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一批蒲剧新秀在她的指导下茁壮成长,逐渐担起了“薪火相传”的大任。
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原主任、书记、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裴福林认为,鉴于蒲剧的历史地位及其丰厚的艺术遗产,“狠抓传承,固本守正,稳步创新”,是其未来努力发展的方向。“纵观戏曲发展史,就是一部戏曲表演史。蒲剧作为一个有着丰厚遗产的古老剧种,挖掘传统、整理改编、传承经典、守正固本,应是其工作的重心所在。努力抓好新编历史剧的创作排演,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应。总之,守住家底,敞开胸怀,狠抓传承,固本守正,蓄势待发,稳步创新,也许是蒲剧艺术的经营之道、发展之路。”裴福林说。
在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演员》杂志常务副主编高扬看来,对蒲剧今后发展来说,要想超越前面的高峰就要选择新的突破点。欣喜的是,我们看到一批蒲剧新秀正在茁壮成长,但一个剧种发展不仅要出人,还要出戏。目前的关键是要建立一个剧种的美学体系,深入研究剧种的独特个性,确定目标,打造一批独特的作品。高扬认为,回到戏曲的本质来看,要建立自己的美学体系,一定要有全国性的眼光。一戏一人一团一地都很难达到,因此,全剧种及整个地区各界应该联合起来,打造一个蒲剧的生态圈。这就要求不仅要有新一代的演员,还要有自己的导演,同时还要有自己的评论家、理论家,以及充满地域风情的文艺作品。在这样肥沃的土地上,蒲剧才会更好地生长。
戏剧编剧理论家、评论家,戏剧活动家王笑林谈到了由运城市蒲剧团创作演出的新编蒲剧《枣儿谣》的创作情况,他表示,《枣儿谣》是近年来山西省戏曲舞台上出现的少有的优秀剧目之一。通过《枣儿谣》的创作过程,更加说明“戏剧的主题立意是剧本创作的根本”。这出戏是一部为表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孝悌”为主题立意而创作的剧目。故事是根据运城市稷山县吴城村的真人真事改编。王笑林认为,《枣儿谣》这出戏不是靠曲折惊险的情节和个性鲜明的人物把戏剧冲突向观众展示,而是完全用人物情感的外泄,表达剧中所要表达的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孝悌”思想。如果演员没有非常成熟的演唱技巧和过硬的艺术表现手段,是完不成这个任务的。要避免主题先行,就必须要有感而发。但是这种感染不是靠说教,而是靠艺术功力体现。
会上,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长、《中国演员》主编黎继德对蒲剧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关于蒲剧研究,首先要细化,内容、方向可以具体化,对各大艺术家、唱腔分门别类,比如对蒲剧“俊英腔”、王艺华和景雪变已形成流派的研究。关于人才培养,河东蒲坛一直很重视,将来可以多和外界联系合作,在本地设立培训基地。他希望蒲剧要走出去,带着经典剧目走遍全国,这对剧种的影响力、对演员的磨炼等,都有很大帮助。剧本创作也要精确定位、清楚指向,落实到人、到团,落实到具体的项目。
在山西省戏剧研究所所长、《戏友》杂志主编、中国戏曲学会理事祁爱斌看来,蒲剧艺术之所以历经数百年绵延不断,一直保持着旺盛的艺术生命活力,得益于历代蒲剧艺术家矢志不渝地对本剧种所拥有的数百个经典剧目的挖掘、保护、传承,从而使得蒲剧艺术的舞台演出剧目始终保持着多样化并存的态势。祁爱斌说,新的时代新的要求,古老的蒲剧要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要不止步地发展,这种发展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从而实现艺术的传承和创新。
戏剧理论博士、研究员,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原分党组书记,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国际戏剧协会副主席季国平表示,蒲州梆子是我国颇有影响的大剧种。蒲剧历史悠久,根底深厚。宋金元时代,河东戏曲就很发达,滋养了河东百姓,也孕育了蒲州梆子。晋南是元杂剧流行的重镇,相信蒲州梆子与古老的以唱高亢激越的北曲为声腔的杂剧艺术,必然有着深厚且直接的渊源关系。
据季国平介绍,蒲剧产生有大量名家大师,王秀兰是前辈领军人物;武俊英创造了独具魅力的“俊英腔”,被广大观众和戏迷喜爱;王艺华文武兼备,唱做俱佳,有蒲剧第一小生的美誉;景雪变是二度梅获得者,对蒲剧有重要贡献,一是自己的成就,一是蒲剧接班人的培养;吉有芳是第2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后来创作的《哑姑泉》也很好;孔向东的《清风亭》《周仁献嫂》非常出色,更是凭借《赵氏孤儿》一举获得梅花奖;贾菊兰,以蒲剧《青丝恨》摘得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时很年轻。季国平认为,守正创新,守的什么,如何创新?要明白戏曲要守什么?要守中华文化之根,中国戏曲之魂。根是中华文化、中国艺术的本质特征,中国人的审美习惯。魂是作为戏曲的本质特征,写意性、综合性、程式化、多样化(包括剧种的多样化)等。对于地方戏来说,还有鲜明的剧种特点,只要将这些守住,就是“守正”。守正的目的是为了创新。要以守正创新为生产力,在市场化竞争中,学会生存,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特别是争取年轻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