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剪出妙布可言的木板画意境

「本文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本报记者李娟文/图

射箭、摔跤、拉马头琴、献哈达……一幅幅散发着浓郁内蒙古气息的布贴画在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布贴画代表性传承人崔锁莲手中制作完成。它们有的被装进画框成为文创产品,有的被装裱起来成为家居装饰,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布贴画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在了大家面前。为了更好地传承,非遗传承人崔锁莲带着自己精湛的技艺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让更多的人了解布贴画,并可以亲手制作布贴画,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

布贴画成为草原文化宣传载体

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布贴画,许多人并不熟悉。但作为布贴画技艺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崔锁莲,数十年来一直在不断传承和创新这门传统的手工技艺,为让这项技艺走进大众视野而努力着。

布贴画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宫廷补绣,历史悠久,又俗称布堆画、布贴花、布摞花,是中国民间比较常见的手工艺术之一。

“其实布贴画就是我们常说的针线活,用各种颜色的碎布头拼接的衣服、鞋子、布老虎最为常见。在延安、北京等地区都在传承着这项技艺,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特色。南方的布贴画采用的材质是凤尾纱,非常轻薄,制作出来的布贴画有油画的质感;北京的布贴画则大量应用到了填充物,作品更多地呈现出浮雕感;我制作的布贴画则选用了我们当地特有的布料,进行了包边的创新,作品呈现出木板刻画的效果。”崔锁莲介绍道。

在崔锁莲的布贴画作品中,草原文化和呼市地方文化是最常见的题材。色彩丰富的不同蒙古族部落服饰、献哈达的蒙古族姑娘、拉马头琴的小伙儿,还有地方戏曲二人台的知名桥段《挂红灯》《走西口》等都在布贴画作品上一一呈现,让布贴画成为草原文化传播的新载体。

崔锁莲说:“我们不仅是民间艺人,更是文化的传播者。我们制作蒙古袍的布料厚实、颜色鲜艳,也让我的布贴画有了自己的特色。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我更应该肩负起传播民间文化的使命,让更多的人通过不同载体了解草原文化,来草原游览观光。”

传统技艺亟待传承

为了更好地传承布贴画,崔锁莲坚持带着自己的技艺进校园、进社区,把布贴画技艺传承给更多人。但是经过几年的努力,了解和认识布贴画的人依然很少。

“记得有一次我带着自己的作品去展览,一位家长带着孩子在我展位前参观,家长指着布贴画作品给孩子介绍‘这是皮影’。听到这样的话我当时特别难受,拿着资料追着家长和孩子给他们介绍,这是传统技艺布贴画。我不怕自己的技艺被大家学会,而是担心没有人愿意学。只要有人学,我就会倾囊相授。”崔锁莲说。

在学校教孩子们学习布贴画是崔锁莲最快乐的时光,孩子们对传统技艺特别喜欢,动手能力强,还有自己的想法可以不断创新。“在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上课的时候,有个同学特别喜欢这门技艺,每次上课听得最认真,做得最仔细,下课后会把我布置的作业一一完成。后来这位同学考上了清华大学,还利用课余时间制作了一幅非常大的《昭君出塞》图。看到孩子给我发回来的照片,我心里特别骄傲,觉得自己的这门技艺被年轻人接受和传承了。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上这门技艺,愿意把布贴画传承下去。”

传统布贴画挑战新模式

布贴画制作精美,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但对于年轻人来说却非常陌生,想要让传统技艺体现价值,吸引更多年轻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