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府谷
垄耘/文
榆林在陕北之北,府谷在榆林之北——它在长城榆林段最北端,它在黄河晋陕峡谷段最北端。上风上水,风光无限。
“墙”头
中国人喜欢打墙。一家一户要打一堵墙,一个村子要打一堵墙,一个城市要打一堵墙,再大,一个国家要打一堵墙。“墙”是一种安全意识,住在墙里,就感觉踏实了许多,否则四无遮拦,总感觉有人在觊觎,有强盗马上就到了门前。
这堵墙很大,大到跨越了大半个中国,这就是长城。老百姓不叫长城,老百姓只看见它就是一堵墙,因为是竖在边防线上的一堵墙,就叫“边墙”。这样更亲切,也更形象。所以,与边墙有关的地名、村名就兴然而起。
府谷的墙头就是这样叫起来的。
“头”是起头的意思,也可以叫始端。府谷人大气,它不是一个家的墙头,也不是一个村的墙头,它是整个边墙的墙头。当然,它是指边墙的陕西段,出了陕西,他们就不管了,也管不了了。
这个墙头生得怪,它就在黄河边上,浩浩漫漫的黄河岸边,突兀地竖起一垛墙,你看它有多险。那黄河自然是天险,冷兵器时代一直到近代,多少兵马望河兴叹而不得跨越半步。天险上再加一堵巍巍石墙,墙里墙外就是两个世界。墙里自然是凭险而居,悠然涣然了。也真是的,黄河也以“墙”为界,墙外以上冬季千里冰封,墙内以下则只流凌而不封冻。也正是因了这一“界”,成为长城入陕起点,以此筑墙,成了墙头。后人记载:明成化十年(),延绥巡抚余子俊历时10个月修筑边墙(明长城),榆林镇境内东起墙头角,与山西河曲县内长城隔河相望,西至定边花马池,全长约千七百里,墙头村由是而得名。
修筑长城,不是一般的事件,哪起哪落,必须经过反复勘察和论证,最终选定墙头,是天时地利人和——这里,鸡鸣闻三省,一脚陕西,一脚山西,一脚内蒙古。
长城、黄河在这里汇合,华夏文明的两大符号——它们在墙头握手,奠定了中华民族几百年的安定祥和。历史选择了墙头,墙头担负起了文化融合凝聚的历史重任。
几百年过去,这里的明长城遗址早已不是当初的状态,风剥雨蚀,人为破坏,但苍劲挺拔的雄气依然未改,或卧、或伏,赳赳昂然,仍威严屹立。墙面设有排水沟和吐水嘴,每10公分夯实为一层,纹理可见,据考证,修筑时土内浇灌米汤,使之坚固。
墙头起处就是黄河,黄河在这里转了一个九十度的大湾,形成“黄河入陕第一湾”。清乾隆四十八年《府谷县志》记载:墙头渡古名河边会坪,对岸山西河曲县白沟营度,上六里小缠,至下渡陕家汇十七里,至县刘家川八十里。
因为弯曲,水流就缓,很像一条灵动的蛟龙,所以当地人就叫“蛟龙湾”,或“金龙湾”。这蛟龙湾是出过“龙”的,传说北宋开国元勋赵匡胤就出生在这里,幼时每天在河边与一个少年玩耍。河边有一位白髯艄公,慧眼破识与赵玩耍的少年是一条真龙,将于数日还回龙身腾空而走,若此时将祖先的骨殖放入龙嘴,便可得坐天下。于是艄公找到赵匡胤,告说,明日上午小孩还龙腾飞时,将这个红布包裹放入龙嘴,便可给赵十两纹银。赵带着红包袱回到家里,母亲问清缘由,也给了赵一个红包袱,并告诉他,先把咱家的包袱扔进龙嘴,然后再扔艄公的。赵匡胤谨记老艄公和母亲的话,第二天来到黄河边照例与少年玩耍。突然那个少年化为一条黄龙,将要腾飞,赵急忙将母亲给的红包袱扔进龙嘴,等再放老艄公的红包袱时,龙嘴已经闭上。赵急忙扯了河边的一根芦苇,将老艄公的包袱绑好,挂在龙的右角上。原来,老艄公便是保大宋的杨家将杨继业的父亲。后来,赵匡胤起兵建立了宋朝,而杨家保护大宋天下。传说毕竟是传说,但“蛟龙湾”的名称还是叫出去了。
龙湾总长5公里,宽1公里。俯瞰是一阴阳极非常分明的太极图,其阴极水草丰盛,郁郁葱葱,阳极秃岭高耸,寸草不生。因为有龙的保佑,这里的黄河很是乖巧,所以被誉为“秦源德水”。
墙头为黄河入秦之首,是为“秦源”,两岸皆崖石坚土,水从中流,无泛滥之患,是名为德也。据《史记》记载:秦灭六国,自以为得水德之助也,故名黄河为“德水”。
水有德,人也有德。人得水助,水得人助,这一块地方就德德相因,平安富足。当地有言:“天下黄河富宁夏,府谷黄河富墙头”。
岸边不远处,又是一景——莲花辿。史载:明长城榆林段边墙起筑西辿上。巨石巉屼,阗骈危耸,山石皆红白相间,鲜色可餐,峰峦之远近高下相错,其丽万状。右挹东辿,左盼西辿,奇峰波属迷离,插目坡下,壑周五里许有圆尖大小石墩万计,红者白者,高下团耸,纷披连接,宛若一大池勃绽之莲苞。又犹如红中夹杂白色的波浪谷、飞龙、骆驼、青蛙、鱼尾峰等,色调因季节、天气、阳光变化而气态万千。
这“莲花辿”不是一般人起的,光这个“辿”字,或许你得查字典、查释义。它是康熙皇帝起的。康熙在平定噶尔丹叛乱时曾驻足这里,千里奔袭,叛乱平息,康熙帝当时心情大好,又被展现在眼前五色斑斓状若莲花的丹霞地貌所吸引,在得知此地貌尚无名称的情况下遂命名为“莲花辿”。
莲花辿,地质学上叫砒砂岩。莲花辿是由古生代二叠纪(约2.5亿年)、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的厚层砂岩、泥质砂岩、砂页岩、泥质页岩组成的岩石互层。砒砂岩为陆相碎屑岩系,由于其上覆岩层厚度小、压力低,造成其成岩程度低、沙粒间胶结程度差、结构强度低。岩性为砾岩、砂岩及泥岩,交错层理发育,且颜色混杂,通常以粉红色、紫色、灰白色、灰绿色互层相间而存在,所以也叫“五花肉”。
它其实是丹霞地貌,只是之前当地人不懂,看它五颜六色,像“五花肉”一样,看惯了,也并不稀奇,“养在深闺人未识”。近年来,旅游发达,外来人一见,大呼小叫,简直惊呆一般,这个奇观也逐渐露出头角。
年,被评为国家级丹霞地貌地质遗迹。
孤山
府谷长城一线,除府谷古城外,孤山最为险重。
早在明正统二年(),延绥巡抚就在此设置关堡,成化十年(),孤山堡成为三十六营堡之一。嘉靖年间,巡抚王遴调副总兵驻守孤山。至万历初,孤山驻兵达名。万历三十五年(),堡墙皆用砖石包砌。至此,孤山堡成为陕北长城东路的一座重要堡寨。
成化三年(),延绥东路参将汤允绩驻守孤山,他深知孤山的重要,奏请增筑关堡,囤积军粮,增加兵员,以备战需。哪知奏章尚未禀报,鞑靼人已兵临堡下。参将不顾重病在身,出阵迎敌,中敌人埋伏阵亡。传说,死难当晚,人们看见一穿着明盔亮甲的将军,在鼓乐声中进入驿站。翌日,驿舍墙壁留下一首诗:手持长剑斩渠魁,一箭哪知中两腮。戎马踏来头似粉,乌鸦啄处骨如柴。交游有义空挥泪,弟侄无情不举哀。血染游魂归未得,幽冥空筑望乡台。
豪放悲壮,奇崛瑰丽。孤山堡外远不止这一次战争,但阵将亡了,士卒亡了,孤山堡却一直挺立未倒。
出堡外不远,就是七星庙,也叫昊天宫。始建年代据民间流传是唐代贞观年间(一说为宋代)。它规模不大,名气却很大,大在两个人物以及后来的戏剧《十塘关》《七星庙招亲》等。戏剧的两个主人公一为杨继业,一为折赛花。相传镇守麟州的杨家将和镇守府州的折家军,在地方势力割据中,不免发生争斗。有一次小将杨继业与女将折赛花对阵,交战数十回合不分胜负。眼看天色近晚,折赛花佯败策马而“逃”,杨继业年轻好胜紧追不舍。折赛花躲进七星庙殿内,杨继业直追进殿擒拿。不料折赛花从门后闪出,将杨继业绊倒在地,捆了起来。这时夜深天黑,不辨道路。折赛花早听说杨继业英武超群,杨继业早知折赛花才貌出众,双方爱慕之心早已萌生,今日交战后相遇七星庙,真是天遂人愿,相见恨晚。于是折赛花为杨继业松绑,二人跪拜神像,订下百年之好。从此,杨折两家罢了干戈,为保卫边关立下了汗马功劳。
七星庙,明万历五年()开工重修,风格、规格与原来大不相同,建筑规模大为缩小,建筑风格为明代格式。现保存下来的有大殿、前庭两处主体建筑。大殿屋顶为九脊歇山式,殿前过道为卷棚式,单檐斗拱,磨砖对缝,从底到顶,以砖砌成。进深约9米,宽10米,高13米。室内墙壁底部四周直立,后变为八面收缩,一砖盖顶,无梁无柱,故又称“无梁殿”。
中国的庙宇建筑多为梁架结构,有梁有架,才能支撑起顶部的建筑。这种像七星庙一砖到顶的结构,力的支撑点很是险乎,一般的建筑师很少采用或不敢采用。这七星庙奇也就奇在此处,所以,看似体量不大,但其精巧之处实在令人服膺。它融合了西北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为研究我国民族建筑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资料。被选入《中华名胜辞典》。
年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哈镇与马占山
哈镇原名哈拉寨,“哈拉”是蒙语,黑色的意思,“寨”则是汉语。也怪,只有在蒙汉接壤的这些地方,才会有这个蒙汉语相杂的地名出现。
镇子两翼掮山,清水川穿镇而过,有山有水。水是屏障,山是防护,自然生成了一座军事堡寨,寨子里曾轰响过无数次战争硝烟。迨至有清一代,蒙汉通商,哈拉寨也日益红火,商铺栉比,手工作坊遍镇而起,缸坊、纸坊、醋酱坊、碾磨坊、毡房、染坊、麻绳坊、毛匠坊……鼎盛时有72道油坊。
真正让哈镇出名的是年10月,马占山派骑三师井得泉部先期到达哈拉寨,年春,马占山将司令部从内蒙古准格尔旗迁至哈拉寨,在哈镇赵家大院挂起了“东北挺进军司令部”和“黑龙江省政府”的牌子。
民间传说马占山崇尚黑色,认为黑色对自己吉祥,穿戴多选黑色,早年曾驻黑虎岭,到伊盟后,闻“哈拉”意即黑色,就将司令部驻扎在哈拉寨。
一个小镇,承载了一个省政府的功能,一个赵家小院,就是一个挺进军司令部。特殊时间、特殊地点、特殊人物,让这个小镇一夜间熠熠生辉,在历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
年11月4日,日军以修桥为借口,向黑龙江省泰来县江桥守军阵地发起进攻。马占山冲破蒋介石的禁令,下令还击。虽然最终因弹尽粮绝孤立无援而失败,但江桥抗战被评为中国军队有组织、有领导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第一枪,也被评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
这就是马占山,“一枪”闻名于全国以至全世界。
进驻哈镇后,马占山并未停歇抗日的脚步,年3月16日,他率骑六师渡过黄河,出敌不意,攻克河口镇、托克托县、萨县车站、武川等地。4月中旬,日寇调集重兵,将挺进军四面包围于大青山。马部鏖战八个昼夜,于20日夜,突围至固阳黄油干子。22日,日寇出动三架飞机,汽车百辆,铁甲车五十余辆,载敌数千,再围马部,战斗惨烈。后日寇再派援兵,再增辎重。骑六师终因寡不敌众,牺牲军官23人,师长刘桂五殉难。战后,马占山率余部回哈拉寨布防整顿。
为纪念阵亡将士,年,马占山在哈镇西湾村的山脚下凿石为屋,建忠烈祠,供奉阵亡将士余人的牌位,在山腰修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国民革命军第十二战区司令长官傅作义题词:浩气长存。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邓宝珊题词:碧血有痕留战垒,青山无语拜碑亭。挺进军总部还专门编写了一部记述抗日历程的史册。马公壮怀激烈,于扉页疾书“还我河山”四字。其间,“河”中的“口”字未封口,人问其意,他慨然陈辞:“目下倭寇猖獗,国土残缺;他日驱逐出境,打回东北,方能关口。”其爱国热情,跃然纸上。
马公驻哈镇期间,积极兴办公益慈善事业,慨解义囊,于年修建了中山中心学校,校园内建有秀芳(马占山字秀芳)图书楼、中山堂。为了改变重男轻女的陋习,鼓励女孩上学,还给上学的女孩各发一套制服。年,在哈镇惠家沟创办了一所育婴堂,收养孤儿弃婴60多人。堂内设有行政、总务、教育、卫生、保姆、医士、乳母等人员,负责养育。其间,还在哈镇正川和惠家沟沟口修了两道河堤,使得大片农田从此不再遭遇洪水淹漫。
马公治军严格,旦有军士违法扰民,一律严惩不贷。当地人说,曾亲眼看到违法军士被拉到牛车上,绕镇子一圈,然后在镇子上的小饭馆吃一顿饭,拉到河滩枪毙。后来,当地人留下了一句俗语,谁家人违法造事,人们就会说,“那是想坐牛车了。”
年8月15日,日寇投降。当天,马占山在哈镇召开军民庆祝大会,他在会上说:“现在抗战胜利了,日寇投降了,东北挺进军要打回老家去。东北是我的第一家乡,哈拉寨是我的第二家乡。今后,同胞们如果到东北去,找到我马占山都有饭吃。在哈八年,老百姓为本军供给粮食。日军炸死了我的同胞,这是我马某对不住大家的地方!”
8月18日,挺进军开始撤离,镇上老百姓成群结队前去送行……为了感谢马占山将军驻哈期间的德政善举,哈镇民众专门树立了“马公德政碑”。
二人台
府谷人爱唱,越穷越唱,即使在“府谷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掏苦菜”的年月,还是个唱。府谷人唱的是二人台。
二人台起于何时,很难确考。民间艺术是自发的,出发点完全是娱乐,至于叫什么、如何称呼,不重要。府谷二人台就是这样,有专家初考是清代,也有人说是同治年间。农闲了,有空儿了,几个农民或小手工业者坐在一起,持一两件乐器,“土生土长土料料,土言土语土调调”,就自娱自乐起来。所以,当时就叫“打坐腔”,也叫“打玩意”,或“闹红火”。一个目的,就是为了热闹,为了“红火”,为了忘却那些烦恼的生活。演着唱着,人们逐步将单人清唱演变为二人对唱,伴奏乐器也逐渐增加为笛子、四弦、扬琴、板胡、四片瓦。相传,清朝光绪年间,几位老艺人聚在一起,思谋改改以往的唱法,一番策划一番化妆后,推出一男一女两个人主演。一个扮演抹粉的小旦,头戴凤冠,身穿红袄绿裙,手拿花扇或彩绸;一个扮演滚边的小丑,头戴毡帽,嘴边贴八字胡,鼻梁上画着一个蛤蟆图案,身着白边黑面的长襟大袄,红裤白腰身,手执霸王鞭或扇子。一旦一丑,边歌边舞,亦说亦唱,二人台的基本形式就这样形成了。
形式基本固定了,但正规的名称还没有。演唱者才不管这些,只是个唱,越唱越欢,越唱人越多,直至唱成了府谷的“县粹”。
唱得好的当数丁喜才。
丁喜才(年——年),府谷县麻地沟人,出生于民间艺人世家,曾祖父、祖父均为有名的二人台艺人,伯父曾创办了当时小有名气的丁家“窝儿班”,一窝一族,就是一个艺班。门里出身,自带三分,丁喜才8岁就能登台表演,天生一副清脆委婉的好嗓子,眉又清目又秀,打小就被客串为闺门小旦,农家少女,男扮女装,少年成名。成年后,以演二人台小戏《顶灯》一举扬名。剧情表现的是一个怕老婆的男人,刁钻的老婆罚他头上顶一个碗,碗里点一盏灯,还要翻、爬、滚、打、唱、念、坐、起,难度大、功夫深,丁喜才却表演得洒脱自如、诙谐幽默。他简直就是个全才,吹拉弹唱无所不能,一人常顶几人用。年,丁喜才参加在西安举行的全国首届民间舞蹈汇演,他以自打扬琴、自演自唱的形式表演的《五哥放羊》《小尼姑思凡》,得到了同行和专家的一致好评。汇演结束,丁喜才被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贺绿汀特聘为讲师,到上海音乐学院任教,讲授民间音乐与二人台艺术。一个草台班出身的泥腿子艺人,登上了中国音乐艺术的最高殿堂,退休后,又被返聘,直至终身。
五十年代后,艺人和专家根据这种仅限于二人表演的艺术形式,逐渐定名为“府谷二人台”,直到此时,二人台才有了名正言顺的“名称”。
府谷人当然更有信心唱了。据统计,年以后,府谷的二人台演唱组织遍及全县城乡,90%以上的乡镇都有业余二人台演出团体,仅年,全县就有83个业余二人台剧团。
府谷二人台是集陕北民歌、曲艺、歌舞表演为一体的一门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艺术,是陕北民歌向戏曲发展的一种演唱形式,最早以清唱(打坐腔)为主,以后逐步发展为有人物、有故事情节,载歌载舞,并加进去了串话(曲艺段子),逐渐形成了一种中小型的地方剧种——二人台戏剧。
年,府谷二人台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