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晔府谷六月六府州红文苑

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秦晔/文

农历的六月初六,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特别是黄河流域,过节的习俗由来已久。据清乾隆年间李节昌纂的《南龙志,地理志》记载:六月六,栽秧已毕,其宰分食以庆节日,其用意无非是禳灾祈祷,预祝五谷丰盈。我们府谷地方历来有过六月六的习俗,其起源,各地传说不尽相同。根据民间传说和相关资料记载其缘由主要有两种:一是“六月六祭河神”二是“六月六,请姑姑。”

关于“六月六祭河神”的习俗,在黄河沿岸的地方特别盛行。我们府谷有四条大川与黄河汇通、有六个乡镇在黄河岸边、所以过六月六的习惯从古延续至今。

一、六月六祭河神。传说大禹治水以后,江河归道,百川入海,人间结束了水泽漫野的洪荒时期,农耕发展,人丁兴旺。为了纪念大禹,各地盛行修建“禹王庙”,每年六月六为祭祀日。

后来,为了保持河流畅通,防止水患灾害,部落选派一个叫河伯的人专管河道治理事宜。河伯是位武功高强很敬业的勇士,任职以后,率领百姓做了许多有益于河防和水利灌溉方面的事情,成绩显著受人尊重。谁知当官时间长,名气大了以后,河伯竟然变得游手好闲,整天花天酒地,不理政事,还利用职权,欺压百姓,只要他看中的姑娘,他总要不择手段,占为妻妾。有一年,河伯得知有户人间的新媳妇十分美丽,便要强行和新人入洞房,不料新娘坚守贞操拒不服从,河伯就将新娘投入河中。新娘的家人将河伯告上公堂,禹王得知后将其撤职。河伯悔不当初,于六月六日投身黄河之中。后来人们念及河伯在治理河流方面的功绩,一些地方修建了河伯庙(河神庙)来纪念他。

关于祭祀河神的故事,各地皆有流传。有的地方乡绅邪巫借机掠夺钱财,苦害百姓之事也时有发生。如战国初期魏国的邺县(今河北临漳一带)乡绅祝巫互相勾结,每年挑一名美女沉入河中名曰给河伯娶妻。为此家家户户都要献上钱财。魏国名臣西门豹就任邺县县令后,利用“河伯娶妻”之事严惩劣绅祝巫,制止了这种恶习,并大举治河流,筑堤坝,修水利,其名流芳百世。到了唐朝,玄奘取经归来以后,大兴佛教广建庙宇。沿河地方,纷纷修建河神庙。唐朝名相魏征,请当时的大书法家欧阳询为河神庙提了一幅通用对联。上联是“江河湖海波浪流”,下联是“达道逍遥远近游”。

由此一来河神庙的六月六祭祀活动,也盛旺起来。如保德县的六月六就非常隆重。府保两县一河之隔,两个县城相距仅一公里左右,加之历史上行政区划有分有合,所以一家过节两地呼应。如南宋时期,(年—年)保德属府州管辖,一些传统节日双方举办,两地同庆,有些节日是分期举办,各有侧重。如保德六月六有东关龙王庙会,府谷在七月初二城关河神庙会,府谷的正月十五、保德的正月二十五,这些具有相同意义的节日集会,分期进行,有利于两岸人民相互往来加强联系。使百姓多一份节日带来的吉庆喜气,多一些轻松娱乐的风采时光。

如今,府保两县的六月六和七月初二,除了传统节日的意义之外,节日活动增加了新的内容。会期5—10天,节日期间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有剧团公演,二人台在街头巷尾搭台拉场子,还有马戏、杂耍等,吸引山南海北的商家巨贾进行买卖交易,成为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大会。在六月六期间府谷黄河岸边的墙头、海子庙等地也有唱戏,过庙会的节日活动。据老人们讲,以往沿河两岸还有六月六放河灯祭河神的习惯。

二、六月六,请姑姑。府谷地方有这样两句俗语:“六月六西葫芦熬羊肉”,“六月六穿上新衣看娘舅”。前者是说六月六新瓜鲜肉上市,西葫芦熬羊肉是节日的美食。后者是说女人们六月六回娘家的事情。每逢六月六,家家户户请姑姑,为什么会有此风俗而流传不衰呢?

相传在春秋时期,晋国宰相狐偃,是跟随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的功臣。封相后,勤理朝政,精明能干,晋国上下对他都很尊重。每逢六月六狐偃过生日时,总有很多人给他祝寿送礼,狐偃慢慢地变成居功自傲、目中无人,非常霸道的奸佞权臣。人们对他虽不满意,但怯于狐偃权高势重,只是敢怒不敢言。

狐偃的女儿亲家是当时的功臣赵衰,他很反感狐偃的作为,就直言相劝。狐偃听不进苦口良言。当众责骂亲家,至赵衰不久后因气而亡。他儿子恨岳父不仁,立志为国除害,为父报仇。

第二年狐偃女婿决定在过寿之日于六月六日闹寿筵,杀狐偃。狐偃的女儿得知此事后,于六月五日跑回娘家向母亲告诉了丈夫的计划。狐偃的女婿见妻子逃跑了,知道机密败露,由于自己势孤力单,只能闷坐家中听天由命。

狐偃得知信息后,在吃惊之余,深省一番,心中另有打算。六月六早晨,狐偃亲自上门请女婿过府去,女婿只好硬着头皮相随而行。在寿筵上,狐偃说:“老夫今年到灾区放粮,亲见百姓疾苦,深知我近年来做事有错,今天贤婿设计害我,虽然狠毒,但他是为报家仇,消国恨,事没办成,老夫不怪罪他。女儿救父危机,尽了大孝,理当受我一拜。并望贤婿不计前嫌,翁婿夫妻重归于好!”从此后,狐偃真心改过,为了记取教训,狐偃每年六月六都要请女儿过府团聚。这件事传扬出去后,老百姓个个仿效,家家在六月六接女儿团聚。如此六月六,请姑姑之说相延成习,流传至今。

另外,还有些关于六月六的民间习俗也很值得一提。因为六月六正值炎热之时,人们在这天要晒衣晒被。有俗语和五月十三日“关老爷磨刀节”联系起来即:“你不赐我磨刀雨,我不给你龙晒衣。”此说是气象谚语,如果五月十三日不下雨六月六准是晴天。

六月是个节日旺月,瑶族、布依族在六月六祭盘古过小年,称六月六为“六月街”,“六月桥”。土家族在“六月六”给太阳过生日。这些少数民族过六月六的热情,就像我们欢度春节一样。白族,彝族,普米族,拉祜族在六月二十四日,纳西族在六月二十五日过火把节。其过节缘由各有不同,但过节形式大同小异。在节日里都要好吃好喝好穿好戴,载歌载舞,热热闹闹庆祝一番。

在府谷地方,六月六虽没有较大的社火活动,但是从城镇到农村,都有过六月六的习惯。有史以来,当地人平素和节日的区分主要表现在饮食和衣着打扮的改变上。如今六月六正在暑假期间,闺女外甥乘节日之际,回娘家“息夏消暑”。临行时,穿上新衣,新鞋风风光光给娘家人和乡里乡亲展示一下自己的家境状况和女工手艺。故六月六亦称“亮行头”节。六月六正值水草丰茂,羊肥菜鲜时节。娘家人准备好鲜菜,羊肉或西葫芦包饺子,或炖羊肉熬茄子,美酒佳肴,全家团聚,欢度节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