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如今是个好地方。建国初期,生活却很是艰难。为了讨生活,被迫离家,有一部风人不远千里,来到包头,于是也就安了家,才有了今天的我们。
说起走西口,奶奶总有一肚子话说。那时家穷,为了口饭吃,就把闺女嫁了出去。于是爷爷就用了一袋儿面把奶奶娶回了家。
一进家,奶奶就傻眼了,比娘家还穷,可人生哪还有退路,总要想办法活下去。一方面迫于生计,一方面想应国家号召。
爷爷带着奶奶拿了点行李徒步上路,一路经历了千辛万苦,全凭脚力来到了东河,那时包头就是东河。
以为到达了一个衣食无忧的地方,但是和想象的不一样,包头人的生活也很是艰难。
于是继续前行,来到石拐,终于不再前行,就此安家。
山西人天生有经商的头脑,爷爷也不例外。安定了下来,就要找寻活计。
赶上改革开放的势头,爷爷也鼓捣起了陶瓷醋壶的生意,一来二去,收益不错,日子好过了点,手里也有了点余钱,于是想要追寻更大的收益。
爷爷打算贩卖馿子,可是时运不济,赔了个一塌糊涂,爷爷也是要强之人。哪跌倒自然就要在哪站起来。
手头上没钱,就去卸车皮,那时爷爷年轻力壮,干活不惜力气,也许是过于卖命,也许是心里堵着一口怨气,也许这就是人的命运。
卸完车皮,爷爷咕咚咕咚几口凉水进肚,当时胸口有点闷,直接一口喷了血,命算是保住了,可是人就再也干不成重体力活。
重病的爷爷,加上年幼的孩子,奶奶别无选择,于是决定下井,这样挣钱多,可以养活一家人。那时下井,就是用命在挣钱,简陋的设备,安全意识极低,出事故是常有的事情,也许下去人就上不来了,但人生没有那么多的妥协,只有迎难而上。
终于熬过了难熬的日子,爷爷身体恢复了,开始能张罗点买卖,开垦点荒地,总算日子有了盼头。
慢慢的孩子也长大了,石拐也落寞了,举家来到包头,又开始了新的人生。爷爷奶奶这一生不容易,他们的人生也是走西口那一代人的缩影。
如今爷爷早已不在,奶奶赶上了好时代,她们确实吃了太多的苦,该好好享受享受生活,希望奶奶身体一直棒棒的,心情天天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