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我的音乐,我不会孤单。我们相依而伴,争吵分歧却不曾分离,它已经像我的血液一样在我的身体里流淌,给予我力量,并将陪伴我一生。”这正是青年歌唱演员玉晓梅,她对民歌的热爱正如她的这段告白一样感性而深情。
我的梦想之帆
舞台下的的玉晓梅长得很端庄,成长经历也和每个爱唱歌的女孩一样,师从解放军艺术学院梁召今老师的她从小酷爱音乐,毕业后在张家口市艺术团担任了独唱演员。
身为省、市音协会员和市第十二届政协委员的玉晓梅,演唱音色清澈、甜美、纯净、亲切、有穿透力,同时还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有人说:唱歌要唱情,没有情感的声音是苍白的,没有感染力的。“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是玉晓梅在歌唱艺术道路中始终坚持的一种歌唱原则:歌声明亮,独具特色,不妖不媚,流畅自然,不落俗套。玉晓梅的歌声极具穿透力,同时还运用具有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的歌唱理念,这让她在歌唱艺术中根据作品而充分运用不同的音色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天赋秉异的她曾多次获奖,获全国“群星奖”金奖的二人台音乐剧《父子争权》中担任领唱和伴唱,受到专家好评;河北省第二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选拔赛一等奖;第八届河北省音乐金钟奖民族唱法(中青组)金奖;在“魅力乌拉特”第三届中国西部民歌会获得最高奖:最佳演唱奖;在第四届广西.柳州“鱼峰歌圩”全国山歌邀请赛获得最佳表演奖。
高兴歌唱的民歌范儿
“正月那里来是新年,纸糊的灯笼挂在门前,风吹那灯笼呼噜噜噜噜转,我和我那三哥三哥三哥过新年。曾巴一巴一巴曾巴曾巴曾,咳红花一花一花红,红花一花一花红花红花红,咳绿个茵茵,张生你哟是你是妹妹小情人……(《挂红灯》)”“走西口的眼泪,流不尽祖辈的柔情。黄土坡驼铃传来的时候,口外的哥哥,牵挂着故乡的亲亲……(西口情)”一曲曲韵律悠扬的民歌,带着浓浓的地域特色,迂回婉转,韵味悠长,令人荡气回肠。
玉晓梅的眼睛弯弯地笑着,这是一种民歌演员所特有的笑容,眼睛跟着歌唱的内容腔调变化,传递着一种高兴歌唱的民歌范儿。
热爱让人学会坚持与珍惜。那些美好的旋律令人振奋,黄土上的呐喊、草原上的忧伤、青藏上的悠远,那种对于生命挣扎与顽强的诠释,常常让她湿了眼眶。长在北方的女子,更多了一种热情奔放与激情澎湃,连带着民歌的演唱也彰显出一种蓬勃之气。
民族之声的执著追求
“好的声音是能够打动人灵魂的,每一首我曾演唱过的歌,都会如一幅画一样在我的脑海中出现,那些美妙的旋律时刻环绕在我的耳边,让我沉浸在深邃的意境之中。”在玉晓梅的音乐中蕴含着浓浓的真情,融入感情地去唱是她坚守的信念。
当下的音乐主流是流行歌曲,民歌属于小众,作为民歌的坚守者,玉晓梅感觉到了使命的艰巨与压力,但乐观的性格也让她看到了希望,“观众的认同是我的精神支柱,我希望通过歌声能够传递给观众愉悦与祝福。希望让更多人接受民歌,感受民歌的魅力,争取更多的人能够进入到民歌阵营里来。”
这是一个多元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声音,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审美与体验,但是,民歌作为民族文化的精粹应当更好地传承下去。在民歌艺术的道路上,玉晓梅一直在与时间赛跑,“我仍然需要专注于自己的民歌事业,静下心来学习专业,我喜欢这种感觉,希望可以通过努力遇见更好的自己。”
民歌展示的是民族之美与艺术之美,同时传递出时代的声音。玉晓梅很幸运,她成为了一个被赋予时代使命的歌唱者。民族的演唱形式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着变化,作为一个歌者,音乐是她一生的目标与追求。
音乐是一种源于心灵的力量,在音乐的道路上,玉晓梅的脸上闪耀着自信的光芒,她用自己的歌声构筑了一个音乐舞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歌唱演员的执著追求与梦想的力量。但愿她能为我们奉献更多更好的民歌作品,但愿她的音乐之路会越走越宽!
作家档案
白萱,年生于河北张家口,现为某报编辑,张家口市文学院签约作家。中学时代开始发表作品,曾在国内多家报刊杂志发表作品数百篇,并撰写长篇小说《王栓小传》《雪影无痕》《一个女高中生的日记》《火情》《红门内外》等。其作品在彰显时代的现实性的同时,始终以情贯穿其中,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同时传递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图文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