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十分丨我和我的家乡原生态歌手高保

黄河在山西形成了壮阔奇丽的自然景观,也孕育了独具魅力的民歌文化。从小喝着黄河水长大的山西农家娃高保利,现在是中国歌剧舞剧院的独唱演员,他没上过音乐学院,也没接受过系统的音乐教育、训练,黄土高原的特殊地理环境赋予了他独特的嗓音。散发着泥土气息的原生态演唱风格,让他的山西民歌唱响了国内外的大舞台。

10:00

山西民歌手高保利:我们从小可以说是吃的黄河,喝的黄河,黄河孕育的所有的一切,你才有了民歌,才有了这些黄河沿岸的老百姓的生活状态。

山西民歌手高保利:我们这种原生态民歌,有这种就跟大自然越近,那个感觉越好,唱黄河的歌,你就在黄河上,在船上,它都会影响你唱歌的这种心情。《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黄河那种流淌的,就跟人生好像都很贴近的那种。你感觉人有的时候像黄河一样,你在黄河边上喊一喊,可能就把所有的东西都释放了。

山西民歌手高保利:我们去演出的话,你比方说我唱《圪梁梁》,清唱的时候,我就会说,大家好,我先把这个歌词,这是一个小爱情歌曲,搞对象的小歌,它的大概歌词的意思就是对面的小山坡上,那是个谁,那就是我要命的二妹妹。就当你讲到要命的二妹妹,下面有就乐了,你在你的小山坡上,我在我的沟,看见了哥哥你就摆摆手,当你解释完以后你再唱,你到摆手的时候他们就摆手,听懂了以后,那个掌声就特别厉害。王昆老师跟我说过,你唱民歌,就像两个小孩搞对象,你必须让他听清楚,听得懂,你让他听懂了以后,他跟你才有火花,才能相识,才能相知,才能相爱。

当你了解到这个民歌里面的歌词以后,你就感觉这才是经典,“叫一声哥哥你泪莫要流,你泪蛋蛋是哥哥心上的油”,就这种词绝对是老百姓一代一代流传,把它磨成这样的一句语言。

山西民歌手高保利:罗罗腔到现在开始多年的历史,我是16岁就参加工作,到这个团里学徒就唱罗罗腔,一唱这是十几年,后来唱原生态民歌,每年就是回到老家,只要是碰到我们剧团外边下乡,我就会跟他们一块出来。

山西民歌手高保利:我以前是在这个团里边,就是一年演到场到场,就是几乎每天都在唱可能对声带有好处,就那个真假声转换,就假声,不断经常唱这种东西,对声带可能是一个磨合。

记者:所以给唱民歌潜移默化也奠定了基础。

山西民歌手高保利:对,奠定了好多基础。

年,高保利首次登上了《星光大道》的舞台。

山西民歌手高保利:从地方一个县剧团出来以后,就没有上过太大的舞台,当时那个伴奏带,紧张到耳朵也听不到了,当时那次也不太成功,通过《星光大道》也打开了我唱歌的这扇门,进入到我们山西民歌圈圈里面了。

山西民歌手高保利:那时候准确说还是有点自卑的,老感觉说咱们是农民的东西,从土坷垃地里边出来的东西,人家很洋气,穿的那个西服、燕尾服,夹的领夹,戴的领带,我们是一个大背心一穿,就黄河汉子那种感觉,就没有自信。

山西民歌手高保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当时嘉宾老师点评徐沛东老师,我很清楚地记得他说他这么小的年龄,能把这个民歌表达得这么好,我是第一次听到,可能也是原生态唱法。在中央电视台青歌赛里边,第一次加到我们原生态唱法,那一年整个从收视来说,就是我们原生态收视是最高的。

山西民歌手高保利:小时候那时候对民歌理解不是太深,就感觉它那个调调挺好听,现在就等于是唱的民歌养家糊口,把你的整个生活都改变了,我现在想的是,要为民歌做点啥。

山西民歌手高保利:河曲是我们中国民歌,它具有一定地位的一个地方,中国的民歌60%在山西,80%的山西民歌属于河曲,河曲、保德、左权,每一次来了以后,都会去找一些当地的那些老师,一道探讨,以前我们听过,没有在书本上的一些东西。

山西民歌手高保利:贾老师,山西民歌受黄河的影响大不大?

贾德义:影响大,没有黄河的话,它这个山西民歌也不是这么丰富,或者说跨度也没有这么大。

高保利:刚才贾老师讲的民歌是离黄河文化最近的歌,黄河比方说种地的,都可以浇灌地,就丰产,山上就逐渐的在黄河沿岸沿袭生存生活,在生活的过程当中,出现了两句头民歌,完了二人台戏曲。

山西民歌手高保利:民歌再往前推,推到几百年前,唯有口传心授,经常跑回来,跟一些前辈老师们去学习一些东西,怎么样能够更好地把我们这样的民歌,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接受,这是我现在的心里的想法。

山西民歌手高保利:如果是没有黄河,黄河里面的血脉,黄河的文化,可能就没有这些民歌,没有山西这片热土,没有山西这个黄河水,肯定就没有我,也没有我这一副金嗓子。我自己也得感谢这个民歌,感谢我们民歌对我的开发,对我的发现,对我的帮助,对我的改变,以后会经常回来学习,只有你不断地从地方的老百姓或者是它那种土壤,它那种生活习惯里边吸取营养,它这个民歌才会更接地气,才会更长久,才会更长远,才会更打动人。

生于黄土地,长于黄河边,高保利说,黄河一直都是他最好的观众,见证他成长,给予他力量,让他唱出最美的山西民歌。他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人能了解民歌,爱上民歌,聆听这些被黄河浇灌孕育的大地的声音。(总台央视记者魏迪黄鑫韩东豫)

(编辑刘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1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