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围子画陕北窑洞里的炕头艺术

如何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http://pf.39.net/bdflx/131204/4302821.html

墙围子画—陕北窑洞里的炕头艺术

王树强

旧时,陕北人在炕周围三面墙上都贴着一些绘有图案的纸或由画匠绘制的装饰彩绘,即“炕围子画”,有的地方其称为“腰墙子”。炕围子画是一种实用性强的装饰,它们既可以避免炕上的被褥与粗糙的墙壁直接接触摩擦,还可以保持清洁,美化居室。

传承久远寓意深刻的墙围子画

墙围子画

炕围子有两种功用:一是保护墙壁,相当于刷涂料,这是实用价值;二是审美,炕围子就是画,而且将壁画与年画融为一体,看上去很美、很民俗。久而久之,于是形成了具有一定的艺术色彩的炕围画。

陕北的炕围子画历史久远,当时质量较高的炕围子画多出于富贵家庭,题材多以“三娘教子”“二十四孝”“松竹兰梅”“鹿鹤同松”等宣扬贤孝或有美好寓意的内容为主。比如府谷二人台小戏《王成卖碗》里东家薛称心有一段夸自己家的唱词“我家住的是砖漫地,油围墙紫漆柜子”,说明那时候人们很讲究墙围子。

从工料讲究上,炕围子画可分高、中、低三等,俗称细炕围、二细炕围、蜡花炕围、灶围、柜围等。旧时大户人家讲究新媳妇房的炕围子画主要是麒麟送子、胖娃娃、五福临门、鸳鸯比翼等,老年人的炕围子就是松鹤延年、梅兰竹菊、牡丹富丽、麻姑献寿等。人们将炕围子画作为一种绘画鉴赏的同时,用来教育子孙后代学贤行孝,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炕围边上多用工笔画,图案内容多为吉祥喜庆之类,寄寓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希冀。如娃娃坐莲花为“连生贵子”,锦鸡与花是“锦上添花”,猫与牡丹蝴蝶组合为“耄耋富贵”,鹿鹤相聚则是“六合同春”,松竹梅一处为“岁寒三友”,花瓶中插月季花则是“四季平安”。边角上画有九连环,十二莲灯,并用二方连续的立体万字勾连串为一体,或者点缀些牡丹花、大公鸡等传统画面,颜色艳丽、十分别致。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炕围子画也在一代代传人中得到不断改革继承,炕围子画内容、思路日渐更新,其社会辐射面逐步扩大至普通百姓家。于是民间画匠把取材于民间故事、地方戏剧、历史人物、名胜古迹等内容的彩绘画融入到炕围子画中。

逐渐消逝的墙围子画

画匠在给墙围子画描色

文革中,炕围子画被列为“四旧”,人们把炕围子通身涂成红色、绿色,或者装个简单的边。有的匠人则大胆改革炕围子画内容,以祖国风光(南京长江大桥及祖国大好河山等题材)、农业学大寨或样板戏人物(李铁梅、方海珍、杨子荣、阿庆嫂等)等新景象、新事物取代了陈旧的炕围子画内容。

上世纪80年代以前,农村人使用麻质纸糊墙非常普遍,还有人用报纸来糊墙。改革开放之后,市场上出现了炕围子纸布,人们买回去贴墙上,再涂抹一层清漆作为炕围子。在我的记忆里,家里有个花色的炕围子,大炕上铺一张花色漆布,正中放一个四方桌,就算得上是个好光景了。

而在每年春节前,装饰炕围子便是府谷人最讲究的事。经销炕围子纸布的门市,常是摩肩接踵的场景。因为颜料缺货,画匠难请,冬闲时节准备画炕围子画的人家,都要早早开始把画匠请到家、安顿好。而匠人要在大半个月的时间里,根据主家的要求把炕围子画完。

当年,社会需求也催生了一些画匠。在府谷就有一批走乡串户的画匠,最多的是黄甫、麻镇、清水,如黄甫的王来应、高家湾的高占堂等。那时一个有名的画匠,一年四季都没有清闲的时候。十村八乡走四方,村人都要预约,特别是盖新房时,几乎全村老少都成了画匠的“粉丝”。他们虽然手忙脚乱,却能挣大把票子不说,还能吃香的喝辣的,着实羡煞旁人。

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家用彩色瓷砖替代了炕围子画,或者买一张风景画剪成炕围子的形状贴到墙上。这种“炕头文化”,正在随着炕的消失而逐渐消逝,永远留在了老辈人的记忆中……

破败窑洞里的墙围子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6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