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俊杰王潞伟主编中国民间小剧种抢救与

详目

第1册

李跃忠:泽州秧歌叙论(年)

雒海宁:汉调桄桄调查(年)

肖怡悦:濮阳大弦戏调查(年)

第2册

边国强:蒙古剧调查(年)

成燕:雁北耍孩儿音乐调查(年)

王颜飞:满族新城戏调查(年)

第3册

陈继华:安庆弹腔调查(年)

张继超:湖北、河南越调调查(年)

第4册

段文英:灵丘罗罗腔调查(年)

郭永锐:山陕眉户戏调查(年)

吴俊华:曲沃碗碗腔研究(年)

第5册

宫文华:晋北道情调查(年)

罗思影:江西九江采茶戏调查(年)

张晓洁:永济道情调查(年)

第6册

牛刚花:太原秧歌调查(年)

姜莉:陕西合阳、山西芮城线戏调查(年)

第7册

陈美青:繁峙秧歌调查(年)

王奕祯:蔚县秧歌调查(年)

张勇凤:襄武秧歌调查(年)

第8册

李磊:山东莱芜梆子研究(年)

张金玉:夏县蛤蟆嗡调查(年)

赵利芹:山东柳子戏(年)

前言

小剧种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小戏。小戏是相对于元杂剧、南戏、昆曲、京剧、越剧等大戏而言的,产生于大戏之前。南北朝至唐代流行的“踏摇娘”、“参军戏”等,就是早期的民间小戏。

晋南洪洞县英山舜帝庙宋仁宗天圣七年()一通碑刻的碑趺上,至今尚存线刻“踏摇”式乐舞小戏的表演场面。在晋中宁武县定河村台骀庙前,屹立一通金泰和八年()题为《汾川昌宁公家庙记》的碑刻,碑中也有祭神时“乐舞戏妓拜于堂下”的记载。

宋金时期民间小戏的活跃情形,由此可见一斑。唐宋小戏的繁荣,与宋金以后杂剧、南戏等大戏的发生是有关联的。

流传至今的小戏大多产生于明中叶至清末民初,是我国科技、生产力和知识水平都低于当时世界发达国家时的产物。

其基本特征就是“小”:题材格局小,演出规模小,乐器、戏服、道具都很简陋;角色也很少,主要有小生、小旦、小丑,或只有小生和小旦,称作“三小戏”或“二小戏”;专业戏班不多,多是些农闲时集中起来,排练、演出,演毕分钱即散的临时团体,其中撂地为场或草台、席棚演出者居多,很难登上戏院、茶楼,大庙舞台,故其戏价也很少。

小戏虽然粗陋、浅俗,却多以普通村民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