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发展的全新增长动力忻州古城活化保

                            

以下文章来源于忻州日报,作者张树彬

忻州日报

《忻州日报》是忻州市委机关报。

系舟莽莽,牧水潺潺,岁月悠悠,潮起潮落。

忻州古城

伴着春日胜景,欣欣然走进正接受着新冠肺炎疫情考验和洗礼的忻州古城,亭台楼阁,古色古香。从空中俯瞰,古城如同一只傲然昂首的拓荒卧牛,目视远方、振蹄欲起。

悠久的历史积淀,给勤劳善良的忻州人留下了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忻州古城——书院楼阁,巍峨耸立;青石长巷,古风习习;雕梁画栋,独具一格。

古城,那是先人的馈赠,更是历史的遗产!

一座城市的古城区,往往是一个区域备受瞩目的文化地标。古城记录着城市肌理,维系着城市的文化血脉,是古老城市文明的真实见证。在文化旅游大发展的今天,古城区除了居住功能之外,开始越来越多地承载着历史传承、辐射带动、文旅产业、经济发展等多元使命。如何循环利用古城区、提升市民的幸福感,是古城修复决策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历史因初心而亮丽,未来因奋斗而精彩。筑梦新高地,打造“加速度”。亮点工程、复兴工程——忻州古城正在书写“春天的答卷”。

年前的忻州古城

忻州古城因城墙形似卧牛,又称“卧牛城”,有“晋北锁钥”“三关总要”之称,可见当年的战略地位和军事地位有多高。古城历史悠久,始建于东汉末年,距今已有多年历史,曾为直隶州城,是建制级别高于平遥的一座千年古城,拥有极高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价值。城内北城门楼全省闻名,南北大街等街巷风格古朴,秀容书院古风犹存,部分城墙墙体完整。由于历史原因,忻州古城的风貌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古城肌理遭到了局部的破坏,边界变得模糊不清晰,部分城门城墙只留其名,难寻觅踪迹。

随着城市化、现代化的推进,忻州市委、市政府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群策群力找到一条对忻州古城保护与开发并重、传承与利用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让这座千年古城文脉永续流传,再现昔日辉煌。

时间进入年1月,忻府区委、区政府得到忻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与重视,预计投资10亿元,对忻州古城进行修复改造。按照当时的设想,用两年时间,对古城进行局部修复改造,不仅可以提升城市历史文化品位,促进忻州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还将极大地改善老城区内群众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古城修复改造涉及22个大项,规划面积1.9平方公里。

忻州古城保护修复一期工程

秀容书院

泰山庙

财神庙

忻州古城内的关帝庙

于是,轰轰烈烈的忻州古城保护修复一期工程开始了。南城门及瓮城、东城门、东南城墙以及秀容书院、泰山庙、财神庙、关帝庙等相继修复改建完成。

忻州市委、市政府对忻州古城的开发从一开始就是站在一个大格局上把握的。过去一般的古城修复开放后的主要功能都集中在观光、旅游上,走的是“门票经济”“旅游产品”之路。忻州古城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特别之处首先是“定位创新”,忻州市把古城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产业升级的平台、招商引资的枢纽、经济发展的高地去开发、去保护、去修复,着重在古城对区域经济的引领、助推和示范作用的发挥上下功夫,把保护和活化结合起来,真正把文物完完整整地保护起来、利用下去,让文物活起来。

传统文娱活动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正是有了这样的全局观、超前意识,古城修复改造一期工程政策到位、市区联动、措施得力,春风化雨、势如破竹、顺利推进。对老居民住房的搬迁,对古城里的断壁残垣,落实棚改政策。对秀容书院、泰山庙、关帝庙、城隍庙等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运用文物保护政策。对需要改善的古城道路、不配套的管网设施,用的是市政投资政策。对需要搬迁的居民,早有已经建好的安置房,大多无需周转,可以一次性安置。对修复完成的秀容书院和三座庙免费向社会开放,市、区两级政府组织相关单位提供免费的地方戏曲、电影专场、文创展示、传统文娱体育活动,为古城添人气、添活力。

“梨花怀”舞台艺术大赛在古城泰山庙内举行

一时间,修复刚刚见到“大动作”,半座古城就早已“热起来”“火起来”。

据古建专家、忻州古城古建顾问张福贵先生介绍,忻州古城一期工程的最大特点是“修旧如故,以存其真”,从文保点到老字号、名人故里、宗教场所、历史街区再到全城保护,忻州古城的保护修复是一次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脉络相承的总结和探索。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从古建筑的角度讲,我们最终追求的是“原汁原味”,这应该是贯穿于整个忻州古城修复、保护、活化和开发的核心所在。

古城的特色和价值,不在于“古”,而在于“今”。古为今用,发展先行,抓住历史机遇,用足用活政策,启动各项保障,在修复建设的同时,让运营团队及早介入,参与设计、推进等工作,真正把忻州古城建设好。这是忻州市委、市政府领导一直在思考和运作的大课题。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紧接着进行的忻州古城二期工程,突出了“活化”和“保护”两个关键词,更有“引活水”“添活力”的超前意识。

正如时任忻州市市长郑连生在古城二期工程一开始就定位的那样:“忻州古城的保护活化,是招商、运营一体化实施,先确定经营主体,才来决定建设方案。”

政府主导、社会招聘、市场运营、自主管理,也就成了忻州古城开发的总基调和总纲领。

自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样富有诗意的句子被写进中共中央文件,这种“乡愁”带火了湖光山色两相宜的乡村风景,也烧旺了花样繁多风味足的乡村味道,引爆了远离都市繁华却不乏市井里弄韵味的乡村游、寻根游。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开始寻觅古朴纯真、渔歌唱晚的农耕生活,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享农家乐成了眼下游客热衷的旅游休闲方式。

忻州北城门楼高悬“晋北锁钥”牌匾

身处绿水青山又富含文化底蕴的忻州古城,虽然经历过多次开发,却总是变不成金山银山。守着宝山难“变现”,成了忻州市委、市政府和忻府区委、区政府历届领导的劳心事,他们一直在致力寻找一条普惠致富路,一直在致力寻找一把打开“晋北锁钥”古城门的金钥匙。

机缘终于到了。

袁家村与忻州市的结缘,源于一次考察。年8月31日,忻州市政府考察团赴袁家村,考察文化旅游产业,学习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先进经验,转变观念,探索创新,推动忻州市文化旅游产业不断做大做强。考察团一行一路走一路看,详细了解了袁家村的整体规划,认真听取袁家村党总支书记郭占武介绍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创新模式和运营方式。郑连生当场表示,袁家村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思路和做法,给忻州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希望忻州与袁家村进行深层次的合作,共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年9月27日,忻州市正式邀请郭占武来忻考察,并就进一步深化合作,推进忻州古城保护修复等进行广泛的交流。

史称“晋北锁钥”的秀容古城,终于找到了解码“密钥”,找到了打开忻州古老城门、下活整盘棋的那把“金钥匙”。

不搞大拆大建,不限于小修小补,将非古城功能迁移出去,植入文商旅元素和业态。这一退一进之间,彰显着忻州古城保护活化理念的全新突破,古城的肌理由此面临着重新梳理,沉睡多年的历史文化资源,正被系统性全方位地激活。以利用推动保护,将古老变为时尚,忻州古城开启了全面活化的新时代。

袁家村今天的发展,离不开“老郭”和“小郭”父子接力和传承;忻州古城今天的“活化”,其原动力来自忻州市委、市政府的精准决策和强力推进,有这样坚实的基础,双方的合作前景可想而知。忻州与袁家村的携手,是人才、资源的强强联合,双方优势互补,一个独具晋北风情及创新内涵的忻州古城将在山西北部、五台山下,孕育而生。

袁家村今天的成就,一定会“引爆”忻州古城的明天!秦晋之好将再现,忻州古城一定会打造成人人向往的文化之城、财富之城、成功之城。

华灯初上,繁华热闹的忻州古城,市井街巷,车水马龙,灯笼高挂,布幌摇曳,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梦幻感觉;回廊亭榭、曲径通幽的街巷里,屋黛瓦青,张扬出“院小乾坤大、移步一景新”的雅韵;眼前不时飘过的几个汉服小姐姐、一队卡通人物,让人耳目一新;铿锵有力的北路梆子、委婉动人的二人台小调从两座古戏台上传来;忻州美食、晋北小吃、关中风味不但吸引你的视觉感官,更让你的口腹之欲得到极大的满足……这是忻州古城带给游客的崭新印象。

春到古城

同襄共举,奋战三年。咬定目标不动摇,一张蓝图绘到底。如今,“卧牛”雄起的壮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文化“亮”起来,旅游“热”起来,古城吸引力和影响力日益凸显。

忻州古城东大街正式运营迎客

年7月1日晚,忻州古城东大街正式运营迎客,为古城全面运营拉开序幕。开街仪式在古色古香的东大街西端举行,忻州市四大班子领导出席开街仪式,为古城首次亮相“站台”“促销”。

皎皎明月照古城,花好月圆人团圆。9月13日中秋节,忻州古城迎来数万游客,市民纷纷走进古城,共赏明月度佳节。

舞狮表演

赏街观灯

水母街灯

修葺一新的忻州古城国庆节正式开城迎客,错落有致的锦鲤灯、水母街灯、云彩网红灯把古城的夜晚渲染得流光溢彩、瑰丽多姿。国庆长假,忻州市民再不用舍近求远,只需移步近在咫尺的古城和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共同观赏沿街舞龙、舞狮特色民俗巡游,品尝美食、观看地方戏曲演出。

年12月25日,忻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正式发文公示,拟批准忻州古城景区为国家3A级景区。

年12月27日,在忻州古城土稍门前,举行“山西省特色商业街”挂牌仪式活动。古城东大街获得“山西省特色商业街”殊荣,不仅填补了忻州市长期无特色商业街的空白,更为忻州经济转型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年新春刚过,忻州古城三期工程已经在紧锣密鼓中悄然推进。尽管新冠肺炎疫情还在肆虐,2月14日,郑连生同志就带队察看古城北部区域规划情况,研究部署工程项目推动工作,深入推进古城的保护修复活化。2月20日晚,郑连生亲自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忻州古城城墙、公园、道路设计方案汇报。会议认为,忻州古城保护修复活化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广大干部群众期待继续推进保护修复活化工作。我们做的这项工作是顺应民意的,符合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各项要求。会议要求,大家要动脑筋、想办法,研究城墙、环城公园、道路之间的空间关系,统筹考虑,科学合理布局,完善规划设计,真正做到以城墙为主体,体现出古城的雄伟、底蕴和文化,将来建成后能够给游客以触动,让游客能留下记忆。要研究历史资料,结合实际进行保护修复,努力重现忻州古城的风貌。要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市区一体,共同努力,切实把古城的事办好,真正把一个古朴、古香、古色、古韵的忻州古城展示在广大群众和游客面前。

市委书记郑连生对忻州古城的定位高瞻远瞩:“家有梧桐树,才有凤凰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我们建设城市、开发古城的最终目的,是打造忻州的良好环境,建设公平、公正、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完善健全的市场机制,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进入忻州,为我们忻州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提升我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这才是我们根本目标,一切工作都要朝这个目标来努力。”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哪里是人的高处,哪里能就业,哪里能赚钱,哪里能体现人生的价值?过去忻州没有自己的心灵家园,没有我们的产业高地,没有形成我们的经济行政和文化医疗中心,所以新一届市委、市政府要下定决心把忻州古城打造成扩大开放、对外交流、推动产业发展和人员往来的一个大平台,真正把忻州建设成为宜居家园、产业高地、教育科研中心。真正把忻府区打造成为京津冀、太原市的后花园,打造成为各县区的新高地,充分发挥主城区的核心作用。

“城墙欢乐跑”

时间回溯到年12月14日的上午,忻州古城举行首届“城墙欢乐跑”暨城墙开放仪式,时任市长郑连生发表即兴演讲,他深情地讲道,我们中国有句古话,“爱国当爱家乡,兴邦先兴故里”,我们大家都是忻州人,忻州这几年的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在党中央和省委的领导下,紧紧团结起来,靠自己勤劳之双手,忻州就会变得越来越美好。我们忻州主城区,现在将致力于打造“四大板块”,南部要打造以古城为核心的对外开放高地、窗口和枢纽,做晋北生活的体验地;西北要打造我们忻州的杂粮交易中心;东部打造以半导体为标志的新型产业集聚区;北部打造以云中河为核心的养生和生态康养集聚区,真正把我们忻州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生活的一个产业新城、文旅名城、田园城市。无论走到哪里,我深感忻州就在心里,走遍千山万水还是忻州最美,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我们共同生活的忻州就会越来越美好。

这,就是郑连生书记心中的忻州和忻州古城。

俯瞰忻州

忻州市是中国杂粮之都、东方佛教之都、三晋温泉之都。忻州古城“一城融三都”,既是微缩的忻州,也是浓缩的忻州。作为忻州文化的新品牌、产业升级的新龙头、城市发展的新名片,忻州古城正以其日渐强大的人流号召力,为全市经济腾飞和旅游业发展擎起大旗,为未来的忻州市打造全域旅游这一招牌奠定雄厚基础,将成为忻州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高地。

我们完全有理由深信,在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新一轮的古城保护与改造,这座千年古城将古韵渐浓、风雅重拾、辉煌再续!

(张树彬/撰文摄影/曹建华王浩宇郝智梁春霞张杰王贵林张宇张小锐胡炜)

文字来源:忻州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往期精选

忻州城区供热领导组出台八项措施积极应对近期供热缴费难问题

原标题:《忻州发展的全新增长动力——忻州古城活化保护工程综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