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康保县避暑的最后一日,朋友说去看“二人台”。乍一听还以为是“二人转”,奇怪怎么离内蒙交接的地方还有东北的二人转,经朋友解释才明白,原来“二人台”与“二人转”完全不是一码事。
距今有着多年历史,起源于元朝的二人台最早起源于山西,后因走西口成长于内蒙,如今是流行于内蒙中西部及河北北部、山西与陕西的传统戏曲剧种。不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地域,造就了二人台不同的风格,现在分为东西两路。就好像那句老话,“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河北北部和内蒙的二人台与山西、陕西的是有着不同风格的。
但不管是哪一种,二人台都是以当地人的现实生活为场景,演绎着浓浓的乡土情。没有插科打诨,也没有华丽的服装,但衣着俏丽、动作鲜活、表情自然、唱腔独特,让人看了一场绝对还想再看第二场。
上世纪五十年代,郭沫若在看完了康保二人台的表演后,赞誉它为“万花丛中一点红。”
老舍先生在看完二人台后也不禁提笔赞道,“舞帕飞旋锦扇开,万人争看二人台。霸王鞭响春风起,花语缤纷燕去来。”
康保二人台既有草原辽阔粗犷的风格,又有北方憨直奔放的品味,深受蒙汉两族人的喜爱。
这造型、这身段、这表情,太好看了!
一同观看的俄罗斯姑娘安娜,在演员表演结束后忍不住跑上台要学艺。
这表情,怎么有点怪怪的呢?哈哈~
终于学得有模有样了。要不鲁迅先生怎么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安娜想挑战一下高难度的登高动作,起先不敢撒手,抱着专业帅哥演员的头不放,引得大家笑声不断,帅哥使劲鼓励她不要怕。
在专业帅哥演员的帮助下,终于成功!
娘子也不能落下这么吸引人的民间曲艺,换上服装比划比划~
要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点都不假,别看小娘子也挑战了高难动作,但全凭下面专业帅哥的托扶和忍痛,我要做的只是完全信任他。为什么说帅哥在忍痛?因为小娘子完全能感觉到脚下帅哥腿部肌肉的频繁抖动,说明我真的把他踩疼了。虽然小娘子和专业女演员的胖瘦差不多,但女演员踩上时用的是巧劲儿,男演员是不会觉得重和沉的。我们观看的这对男女演员从十五六岁就开始学习,至今已经有十来年了。
年,二人台已经被列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年,康保县也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二人台)艺术之乡”。
虽然康保是全河北最贫困的县,但他们对于民间艺术的保护和痴迷,真的令人感动。我们观看二人台的康保文化馆虽不大,但舞台上魅力无限,希望这么美的民间艺术可以一直传承下去!
据说现在的扶贫工作也到了康保,7月29日到8月18日将在康保举办音乐节、七夕恋人露营、房车自驾等活动,真心希望这个既有美景又有人文的地方可以快快脱贫,游客可以玩得爽,县乡的人民可以过上幸福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