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故事刘莉沙委员让互联网传统戏曲

河北日报记者龚正龙、贾晓煊摄制

全国政协委员刘莉沙

让“互联网+传统戏曲”行稳致远

图为刘莉沙(左)给年轻演员传授武戏动作。在调研中,见到很多基层戏曲院团传承断档、绝活儿失传,刘莉沙积极投身到戏曲传承中,为年轻戏曲演员们传授技艺,加强戏曲人才的传帮带。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供图

“最近排演状况怎样?戏都能在网上看到吗?有没有演员自己主动入驻平台进行戏曲直播互动的?观众点击率高吗?”春节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团长刘莉沙网络连线平山县以及保定市等地基层文艺院团,就百姓看戏需求、基层院团生存发展等再度细致了解和倾听。她告诉记者,最近这大半年,她利用下基层演出、专题调研、网络连线等形式对省内外的基层院团和老百姓进行了大量的交流走访,进一步探讨疫情影响下,如何加快推进传统戏曲与互联网的有效融合,为百姓提供更丰富便捷的戏曲大餐。

传统戏曲当下面临的处境不容乐观。我省地方戏曲资源丰富,有河北梆子、评剧、丝弦、坠子戏、东路二人台、老调、四股弦、武安落子、河北乱弹等几十个剧种,但大多生存现状堪忧,甚至一些濒临失传。对于基层而言,这些戏曲不是孤零零存在的,而是和基层院团紧密连接在一起的,二者相濡以沫,共呼吸共命运。往往院团发展得好,地方戏曲就传承得好、前景好,反之则令人唏嘘。

“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文化需求更多元,传统戏曲和基层院团如何突围?”刘莉沙认为,时代在前进、审美渠道愈加多元,这些对传统戏曲和基层院团带来冲击。但是,挑战和机遇总是并存。被动地躺在保温箱里,那无异于温水煮青蛙。唯有主动求变,才能乘风破浪、华丽转身。基于这样的认识,新冠疫情发生后,面对院团演出停摆,老百姓看不上大戏等状况,刘莉沙所在的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迅速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4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