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呼和浩特市改造、新建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公园、广场、植物园、并且免费对市民开放,于是这些场所便成了那些戏迷们最常去的地方。那些原来只能在戏园子看到的二人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被许多民间文艺演出队和二人台爱好者们带进了露天的公共场所。在那些风和日丽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每天迎着朝阳,那些不仅喜欢听而且喜欢唱两嗓子的人们和晨练大军一起;早早就来到各个公园、广场。他们演唱乡土味十足的二人台、有的一直延续到到太阳落山,十分热闹。这些演出二人台的爱好者,全部是来自呼市的平民阶层,大部分是离退休人员。他们自带乐器和鼓、板、铙、钹。有的还带着一些简单的如手绢、扇子、霸王鞭等一类道具。成为近年来公园、广场和各处公共场所的一大特点,吸引了四面八方的二人台爱好者和健身锻炼的市民们。
二人台表演艺术形式是如何形成的?
以内蒙古呼和浩特为界,二人台分为东西两路:
西路二人台最初叫“蒙古曲儿”,主要流行于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盟、伊克昭盟、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山西省忻州地区。
东路二人台早期被人们称为“玩艺儿”或“蹦蹦”,主要流传于内蒙古乌兰察布的集宁、兴和、丰镇、商都、锡林郭勒盟部分旗县,以及河北的坝上和张家口,山西的雁北地区。
今天,笔者主要汇总了西路二人台形成、发展过程。说到西路二人台,必须要提起一位叫席子杰的老人。席子杰(--)是内蒙古包头市人,他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二人台艺术的发掘、整理和出新的工作。逝世前任内蒙古文学艺术研究所副所长。
席子杰同志撰写的《二人台的诞生》,就是这一研究成果的反应。此搞中提出了“二人台”的三大源流;一是蒙古民歌,歌词早已失传,但曲调则成为二人台牌子曲了;二是是汉语演唱的,随着汉民的大量涌入塞外,各地的民歌也相继传来,被“蒙古曲儿”吸收过来,成了载歌载舞的演唱节目了。二是“坐腔”。所谓“坐腔”就是参加演唱的人围坐在一起,类型和如今蒙古族乌兰牧骑的类型极其相似,先用笛子、四胡、扬琴等合奏牌子曲,然后用各种乐器伴奏、清唱各种民歌;三是社火。它是汉民从内地带来的一种群众性的业务娱乐活动形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社火”的广为流传,是产生二人台的一种重要因素。民间艺术家们在蒙古民族的曲调、坐腔的基础上增加汉民族戏曲形式,创造了二人台化妆表演艺术形式。
二人台唱腔音乐与蒙古族民歌
二人台唱腔音乐中一部分是吸收了蒙古族民歌进行再创作,所以二人台唱腔音乐与蒙古族民歌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蒙古族民歌旋律中常有级进、跳进、大跳等特点其中包括四度、大六度、纯八度甚至超过八度以上的音程跳进。在二人台唱腔音乐中这些特点非常常见,大家熟知的是内蒙古民歌改编的二人台《森吉德玛》。词曲中随处可见上面所说的四度、六度音程,这些音程关系使旋律线条蜿蜒起伏,娓娓道来这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如此看来,二人台与蒙古族民歌是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
二人台唱腔音乐中与蒙古族民歌的相似之处还不只表现在旋律音程中,还表现在其音乐所表现出来的自由舒展的节奏形式上。众所周知,蒙古族长调歌曲有着气息宽广、深情悠长、意味隽永的特点。而二人台作品中也不乏其特点,旋律线条的自由悠长,那绵延不绝的气息,仿佛与蒙古族长调有着异曲同工的意味。还有方方面面的相似之处,比如唱词方面,将民歌中原有的蒙语歌词直接翻译成汉语,加入到二人台唱腔中,不仅丰富了二人台的曲目,还使蒙古族很多民间故事为大众传唱。
有部分人说二人台是山西的曲种,发源山西河曲县。对以上说法我有不同意见。个人认为河曲民歌在形成二人台的过程中起到奠基的作用,但是,二人台不是在河曲县形成的。
原因有:1.早期的二人台乐器由笛子、四胡、扬琴、四块瓦(或梆子)组成。以上乐器中的四胡是蒙古民族使
用的乐器,四胡是蒙古族曲艺好来宝和乌力格尔时使用的,这点至少可以上溯到元代。而山西的50多个剧种中,却很少用四胡。如果说二人台是产生在山西,起码它的主奏乐器应该在晋文化中觅到根源,因为没有稳定的主奏乐器,是不可能形成戏曲的。
2.据初步统计,清末民初乃至民国年间(年一年)唱玩艺儿的艺人只有5%为河曲人,余为偏关、保德、榆林、府谷、神木等县人。在全部艺人中(截至到民国38年前),暂不谈蒙古族艺人,约有60%是在绥远出生的人。他们的祖籍是晋陕移民,起码在父辈时就已定居在塞外。他们是典型的“枳”。
3.二人台中有许多蒙古族民歌,这些是河曲县根本不可能具备的。
4.二人台的一些传统剧目如《打后套》、《水刮西包头》、《转山头》、《水淹坝口子》等,是艺人
们根据塞外的真人真事创编的,继而流行于晋陕冀宁,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5.用蒙汉语或蒙汉两种语言文字“风搅雪”表演的一些二人台剧曲目(如《阿拉奔花》等),只能产生
在内蒙古,绝对不可能产生在河曲或别的地方。
6.“二人台”这个称谓是年首先由绥远省官方认定的,此前,河曲县只有“玩艺儿”而无“二人
台”一说。
7.一些二人台的代表剧目如《走西口》、《打金钱》、《打樱桃》、《打连城》、《挂红灯》以及东
路二人台剧目《回关南》、《摘花椒》等是在塞外形成的戏曲。这点有可靠的历史记载。
8.19世纪初,河曲县没有(或很少)土生土长的二人台的代表性演员或名艺人。纵有,那个时期是唱道
情的艺人(如李有润、邬六、周治家(拉塌地)、苗文琦等河曲籍的艺人或艺术家,他们是走西口移民到塞外的,他们的艺术生涯在彼地而不在本地,或者说他们的艺术生涯不能全部记在河曲县的账上。换一句话说,如果樊六等在河曲有如此成就,也大可不必走西口到塞外谋生,去挖莜面,而可以在本县卖艺或办戏班,日子也一定错不了。中国人有句老话:“好出门不如歹在家”,有半分奈何,哪个河曲人愿意舍家撇业“泼上性命去走西口”谋生呢?
9.二人台的艺术成分有剧目、曲目、呱嘴、舞蹈、牌子曲等门类,它包括民歌、舞蹈、曲艺、丝竹乐、戏曲五个方面,从这些门类的组成完全可以断定,河曲县(含德县等),无力也不可能创造出这样一种具有多重艺术内涵的地方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