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小城里掀起语言互学热新华社新

何琼参加蒙古语学习班。(受访者供图)

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7日电(记者勿日汗)在长调歌声的悠扬旋律中,身着蒙古族传统摔跤服的何琼,挥舞着双臂,步入草原那达慕的女子摔跤场地。很难有人想到,这位会说蒙古语、爱穿蒙古袍的女子竟然是汉族人。

何琼不是专业摔跤运动员,只是热爱这项蒙古族传统运动。她对蒙古族文化的热爱,源自对蒙古族语言的兴趣。

何琼参加准格尔旗那达慕大会女子摔跤比赛。(受访者供图)

年,大学毕业的何琼,从吉林长春来到内蒙古准格尔旗当村官。准格尔旗地处中国西北,有31万人口,聚居着汉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

在远离故乡的准格尔旗,何琼找到了自己的爱情。老公巴图一家人是蒙古族,也熟练掌握着国家通用语言。连续5年,何琼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参加当地民族事务委员会举办的免费蒙古语学习班,如今的她能说一口流利的蒙古语。

“在我们准格尔旗,正在掀起‘语言互学热’。”准格尔旗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杨秀兰说,在这里,蒙古族通过日常交流能轻松学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而想学蒙古语言文字的其他民族可以免费参加蒙古语学习班。这个利用晚间休息时间上课的蒙古语学习班,已连续举办5年,每半年一期,每期都有多人参加。

准格尔旗民众自学蒙古语的教材。新华社记者勿日汗摄

中国政府鼓励民族自治地方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在准格尔旗布尔陶亥苏木蒿召赖嘎查,史翠琴正围着灶台忙活,在等水烧开的间隙,她从炕上拿起一个小本子,照着上面手写的文字轻声哼起蒙古语民歌。

这位年近50岁的农村主妇音译并用汉字标注了蒙古语民歌的歌词,在小本子上写满了只有自己才懂的句子。她正在通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