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戏,赌博和戏曲的结合,据考证,最早出现在明末时期,在清朝中期盛行于世,至民国时期依旧流毒四方。
这两个看起来不搭噶的事情,究竟是怎么凑到一起的呢?
赌戏起始
赌博,牌九骰子等种种赌博类目发端已久,在不同文明发展的早期阶段,就屡见不鲜,赌博和嫖娼这两个行业,可以说是最古老的行业当中数得着的。
明朝末年,各地地方戏曲逐渐成型,广受欢迎。明朝人的娱乐并不像现在这么丰富,他们没有手机玩王者荣耀,也看不到各种电影电视音乐,戏曲行当就成了最受追捧的娱乐方式,看戏听曲的老百姓聚集在一起,这就是明末时期最大的娱乐市场。
赌博,看到了这个市场的机会,听戏的人那么多,他们手里的钱当然令人眼馋。
左萝石在《崇俭书序》中,提及明末陕西韩城一带的民风,讲到赌戏:
“今之戏则昔之所谓优也,此二者(指赌与戏)其来皆已久,而其事常相因。观闾里演戏之场,未有不设赌局者,即未有不沽茶酒者。则赌以戏为端茶酒之费,亦惟赌与戏更甚。然闾里之赌者,皆无赖子耳。其演戏皆无知之民耳,乃若士大夫无不荒于赌与戏,可怪也!”
城乡市井,台上锣鼓喧天,台下人潮涌动,看戏的人多不胜数。有赌主在戏台下架起赌桌,上面上戏,下面赌博,看戏的观众被赌博吸引,于是就轻轻松松进了赌博的泥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随之而来。
赌戏类别
明末时期,赌和戏就有很多不同的结合方式。
茶园酒楼
有一种赌戏是以茶园酒楼的名义做幌子。外面看上去就是正常的茶楼酒楼,也能进去品茶喝酒,里面还有戏曲表演。听完戏,戏台撤了,各个都欢腾起来,吆五喝六饮起了大酒,喝的差不多了,稍微歇一歇,然后就开始聚赌,一掷百万,赌个通宵不罢休。
这种茶园酒楼里的观众,他们就是赌徒,但看戏和赌博是分开的、不同时间的。
迎神赛会
有的赌戏是借着神佛的名义进行的,给自己披上了一层“合情、合理、合乎民俗”的外衣。清同治时期有记载,地方有些僧侣和神棍勾结,借修庙宇之名,开戏赌博,聚敛金银。也有借着地方节庆之名开戏赌博的,各自名目繁多,核心就是借民俗神佛之名,聚看戏之乐,行赌博之实。迎神赛会是假,唱戏也是幌子,赌博捞钱才是目的。
乾隆时期,有一种借“青苗戏”为名目的赌戏,“青苗戏”本是在中元节祭祀田祖祈求风调雨顺的戏曲,但有人就借着“青苗戏”的名头在戏台下摆赌桌聚赌。
台上戏台下赌
赌戏发展到清朝时,有些就不再立什么场面名目了,戏场就是赌场,观众就是赌徒。戏台的前后左右支上赌桌,台上唱大戏,台下赌大钱,戏和赌同时进行。一般是把戏台和赌桌放在临时搭建的大棚里,或者是在空地广场圈出一块地。
江西采茶戏司鼓梁镇国回忆他年在江西丰城演赌戏时说,大棚里摆了80张方桌,赌的是牌九,赌徒赌棍把银元装满了麻袋,用独轮车推进赌场,赌徒们通宵达旦几天几夜不睡觉,戏台四周摆着烟酒饭面和各类杂物,如果戏班演不好,招不来赌客,赌主就扣戏班的演出费,
前台戏后台赌
除了台上唱戏、台下赌场的形式,也有前台唱戏、后台赌博的,比如浙江的“三角班”(又称三脚班,也就是抚州采茶戏的旧称)。三角戏班在台上唱戏,戏台前面是正经看戏的观众,戏台后面是赌局,赌博的人可以从后台边读边看。赢钱的人出戏费,输钱的人和台前的观众免费看戏。
关于三角班,当时有些俗语不是很好听,“看了三角班,房门不用关”、“三日三夜三角班,地里麦秆整片翻”,说的是当时的三角班唱的戏,多是些露骨的“香艳戏”。前一句俗语是说,看了三角班,隐私都敞开给别人看了,所以姑娘妇女看三角班是丢脸的事。后一句俗语是说,看了这戏的赌徒,净在庄稼地里干些没皮没脸的龌龊事。
(笔者按:这些是旧社会的一面,不要以此污名当今优秀的曲艺文化。)
租戏台当赌台
这种情况不多,一般是当戏班子自己当赌主组织赌局的时候才会出现,戏班把戏台租给赌徒,充当赌台之用。
赌船
此赌船并不是港片里为了规避澳门垄断赌场开进公海的邮轮赌船。清朝时,在江浙水乡,赌戏有些在船只上进行,河上飘着赌船,船上架着戏台,台下开着赌局。这类赌船的赌主被官府称为“枪匪”,他们几乎都是匪徒恶霸这类黑社会团伙,船上配备这枪械,以防止官府抓赌。
这类赌船也叫“花船”“枪船”,船体小、开得快,官府抓不住,赌船上唱的戏一般都是花鼓戏。
宝桌
民国时期,名为“宝桌”的赌场极多。一般来说,如果是没有赌博参与,有些村镇邀戏班唱戏,往往是村里人均摊,或者是村里地主富户挑头出戏费。
但有了“宝桌”参与,则不同。“宝桌”就是赌桌,比如有一些赌徒听到某地来了受欢迎的“讨饭班”(也就是戏班),他们就纷纷赶往该地,开起“宝桌”,架起赌局。
戏班受欢迎,听戏的老百姓就越多,“宝桌”自然就开的越多,从外面赶来的有钱人、掮客等等人物就越多,赌戏就越热闹。戏班招揽观众,观众进入“宝桌”,赌主赚到了钱。
这时候,看戏的观众是不用出钱的,戏班会向若干“宝桌”收“份例”“拆账分钱”,有赢钱多的赌主会点三台、五台戏,戏班还会向这些赢钱的赌主要“彩钱”。
看上去,“宝桌”这种方式,赌主、戏班、观众都获利,赌主赚钱,戏班赚钱,观众看戏不花钱。
实则“宝桌”里的钱,就是从观众里拿来的。看戏的观众,见赌桌上有人赢钱,心痒得要命,准会下去“玩两把”,玩着玩着就把钱输光了。
赌博的危害也就在此,看上去,它是给了人赢钱甚至赢大钱的机会,实际上久赌必输,进了赌桌的赌徒想收手,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们在精明老道的赌主的手中任意拿捏,赌徒不把家底败尽、卖地、卖儿卖女,是不会罢手的。
赌戏的组织者究竟是什么人?
发起经营赌局之人,大致有四类人。
第一种人是地方乡绅或会首(社首);
第二种人是基层官员;
第三种人是赌局、赌馆的开设者(即赌主或);
第四种人是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地方帮会头领。
这四种人都有深厚的背景,他们勾结地方官员、警员或黑恶势力,向他们行贿或由他们抽头,使其成为赌戏的保护伞。
除这四类人以外,也有少数戏班班主迫于生计主动演出赌戏,自己充当赌局的赌主。
赌戏在明清民国各个时期,都有行政者主张严禁,但却屡禁不止,这原因就在赌主身上,他们要么有身份背景,要么勾结官府和黑恶势力,在当时根本禁不掉。
(因赌局赌馆的组织者称赌主,以下也将赌戏的组织者皆称赌主。)
钱怎么分?
赌戏里面有三个主体,赌主,戏班、观众。这三者围绕金钱展开利益分配,其中赌主是拿大头的,戏班往往只能拿到极少的维持生计的钱,观众或者说赌徒,就是付钱的。
日伪时期,沦陷地区有一种名目叫“俱乐部”,实际就是赌场。
唱戏的戏班是东路二人台戏班(东路二人台,又名二人台,民间俗称“蹦蹦儿”、“玩意儿”,流行在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一带,现在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时的戏班生存很难,尤其是在乡村淡季时期,戏班没饭吃,这时候出钱唱戏的东家往往就是“俱乐部”的赌主。赌主邀戏班唱戏,赌主一般自己拿六七成,戏班拿三四成,甚至有时候还白演,一分钱拿不到。迫于生计,为了活下去,戏班只能演赌戏。
在广东海陆丰地区,春季戏班淡月,戏班为了熬过难关,基本都不讲价,他们到一些较富裕的村镇演戏,这些小集市上的牵头人也就是赌主集资付钱邀戏班,用戏班笼络观众,发展成赌徒。
说到底,赌戏这个畸形的行业里,赚钱的赌主,戏班大多只能拿到维持生计的钱、甚至拿不到,只有被赌博坑害的老百姓最惨。
赌戏的危害
关于赌戏的害处,数之不尽。
种荷花
赌船,或称枪船中,赌徒还不起赌债,赌主就将他们倒吊在水中淹死,名曰“种荷花”。
止赌殴死
清同治三年,辽东半岛的凤城县,昌邑帮首领吴作起“迫商会演戏,藉开赌场”,有一位名叫“刘当”的壮汉登上戏台止赌,被昌邑帮众人拳脚围殴,几天之后刘当伤愈,又去制止赌戏,又被围殴,围殴之后帮派怕刘当治好了还来,于是就用盐水洗伤口防止刘当被治好,到傍晚,刘当死了。因为出了人命,官府围剿,昌邑帮被打散,但散了还是能回来聚赌,问题并没被解决。
(按理说盐水清洗伤口是有杀菌作用的,可能刘当本身受伤太重吧。)
火灾
聚赌的赌场环境往往嘈杂纷乱,且戏棚赌棚多是竹木、芦苇之类搭建,极易发生火灾。道光年间,开戏聚赌,因为戏棚有抽水烟的火种掉落,发生重大火灾,“烧毙男妇一千四百余人”,其中因为踩踏而死的有两三百人。
公款输尽自杀,为赌博出卖肉体
在日军侵占大同以后,在“俱乐部”里演出赌戏,“某家商店的一个跑外伙计往银号送款,路过俱乐部时进去押宝,输了精光,无法回店向掌柜交代,上吊身亡。还有一些好端端的妇女,为了找钱买彩票赌博,居然自甘堕落,出卖肉体。”
倾家荡产,卖儿卖女
至于赌博中经常见到的钱财输尽、卖房卖地、卖儿卖女,输的一无所有,害的家破人亡,这样的事情更是屡见不鲜。
赌戏里,抱着想赢大钱的心态进入这个吃人的泥潭,赌主通过出千作弊、偷梁换柱、勾结设坑,甚至下药等种种手段,把参与赌戏的人吃干抹净,骨头都剩不下。
赌博,在当今时代的手段更是远超想象。网赌,所有的掌控权都在幕后赌主手中,你有钱,它把你的钱掏空,你没钱,它蛊惑你借网贷骗亲戚,不把人的血抽光、骨髓吸尽,它是不会罢手的。
珍爱你所拥有的一切美好,正经工作、踏实生活,远离赌博,远离吃人的鬼窟。
特别说明
需要说明,以上关于赌戏或者花戏的一些说法、俗语,只是旧社会赌戏时期的描述,不应污名现在的地方戏曲。除戏曲以外,那时的很多传统文艺行当都或多或少有过与“色”沾边过。对于戏曲班子来说,赌戏并非是他们想要的出演的,但在那个时代,为了吃饱、为了生计,不得不演。
很多赌主是些地痞恶霸或者地方上有钱有势之人,赌主可能在听戏时,临时要求戏班改戏,唱些低级下流的戏,戏班不敢得罪赌主,只能照办。
这些赌戏,不仅让很多戏班名誉扫地,老百姓酬神看正经戏,不请这些戏班子,赌戏还给演员带来了无尽痛苦。一般情况下戏班子不愿意演赌戏,主要是因为演赌戏可能会被官府抓,官府抓人时,是连赌徒带演员一起抓。著名江西采茶戏丑脚演员罗贵林30岁时,因在吉安演赌戏,为躲避捉拿,不幸从台上摔下,将腿折断,从此不能登台。
唱赌戏的艺人们在遇到一些有势力的赌主时,经常会遇到苛责甚至侮辱对待。当时人称唱戏的艺人叫“戏子”,从一方面点名了唱戏艺人当时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哪怕是普通的平民都看不起,寻常人家是不会愿意自己的儿女学唱戏的,一则是出于“丢人现眼”的固有观念,二则是当时曲艺行当是真的任人摆布受尽屈辱。
希望大家能以更全面和客观的心态进行了解,不要带上有色眼镜,对当今优秀的曲艺作品、曲艺人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对旧社会的糟粕用批判的眼光去看、用多维度的视角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