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红色嫩芽吐芳华

北京湿疹正规医院 http://m.39.net/pf/a_9158974.html

寒冷的冬日,从九原区哈业胡同镇传来一阵阵欢快的歌舞声。一辆大轿车停在镇中心一排底店门口的空地上。车身上悬挂着“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到人民中间去”的红色条幅,车前铺着一块红色地毯,地毯一侧摆放着两台简单的音响设备。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宏大的场面,九原区乌兰牧骑的队员们就以车身为背景,以地毯为舞台,面对面为村民们演出。闻讯赶来的村民们也把这个不足10平方米的小舞台团团围住,津津有味地欣赏节目,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时不时回荡在小镇的上空。

“乌兰牧骑就像亲人,这么冷的天,还来给我们演出。”“我们就爱看乌兰牧骑的节目,他们的节目最能打动我们。”看了乌兰牧骑的演出,现场的村民们由衷地表达出自己的心声。

改革开放40年来,乌兰牧骑,就像一支嘹亮的牧歌,一声声唱进了九原区老百姓的心里,也唱出了九原区文艺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节拍,更谱写着一代代乌兰牧骑人的青春芳华。

难忘峥嵘岁月勇于艰苦奋斗

老一辈乌兰牧骑队员说,把革命事业比作大树,乌兰牧骑这支队伍就是大树的嫩芽,落地就能生根。

年,以服务农牧民为宗旨的乌兰牧骑,在九原区诞生。九原区地域辽阔、农区范围大、人口较为分散,在当时那个基层文化生活还十分匮乏的年代,乌兰牧骑的成立,极大的满足了广大群众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迫切需要。

80年代演出时剧照

“我们每次都是带着行李去演出,一走就是十天半个月。当时就坐在拖拉机的斗子里,如果遇上刮风天,都吹的认不出人样。夏天我们就住在学校里,冬天就住在老乡家的梁房里。许多牧民一辈子都没出过嘎查,看到我们来了,还高兴的拿出炒米奶茶招待我们。”刚退休不久的乌兰牧骑队长苏永宽仍然记得80年代下乡演出的情景。

没有绚烂灯光,没有锦衣华服,建队初期的乌兰牧骑带着一面红旗、5套演出服、5件乐器,提着笨重的四环灯、一台电子扩大器和高音喇叭等基本的演出设备,坐着马车,跋涉在农村牧区,把丰富多彩的节目送到农牧民身边,不管当地条件多么艰苦,只要一站在乡亲们面前,他们都会立刻把自己最真诚的笑容展现给老百姓。他们个个一专多能,吹拉弹唱无所不能,节目小型多样,群众喜闻乐见,老百姓爱看啥,他们就会演啥。所到之处受到了广大农牧民的极大欢迎和喜爱。

表演之余,乌兰牧骑队员们和农牧民同吃同住。“我们不光帮老乡干农活儿,每次离开的时候,都要把老乡家的院子打扫干净,把粮票留下,把水瓮灌满水才走。”老乌兰牧骑人付秀莲回忆到。不仅如此,乌兰牧骑队员们把“放下耙子,拿起扫帚”当成了去基层演出时的自然习惯。服务群众的信念深深刻在了每名队员的骨子里,让他们与老乡们结下了鱼水一般的深情厚谊。

扎根生活沃土发挥优势作用

乌兰牧骑在建立之初,就承担着演出、服务、宣传和辅导、创作、创新等多项职能。据九原区老一辈乌兰牧骑队员回忆,改革开放前,九原区乌兰牧骑只能按要求演《智取威虎山》、《红灯记》和《红色娘子军》等一些样板戏。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乌兰牧骑开始了自主创作节目的征程。队员们把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等创作成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春风化语地吹进了老百姓心里。

二人台《挂红灯》剧照

进入90年代,乌兰牧骑的创作日趋成熟。二人台现代戏《乡村的呼唤》、《双圪梁》等剧目,让“脱贫”、“计划生育”等国家政策深入老百姓心中。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文艺事业的百花齐放,九原区乌兰牧骑也迎来了发展的全新阶段。不光创作素材越来越丰富,表演形式也更加灵活多样。歌曲、舞蹈、山曲对唱、快板、小品等节目接地气、沾泥土、带露珠,生动地将党的大政方针和党对群众的关爱带到基层,不光为基层群众带去精神享受,更为他们深刻理解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打开了一扇门。

《走出去便是阳光》剧照

“我们年排演的首部以禁毒为题材的二人台现代戏《走出去便是阳光》在自治区戒毒所演出的时候,下面很多人都看哭了!我当时就觉得我们这部戏太值了,就是要把这种法治意识和法治文化通过我们的演出扎根在基层。”说起这部戏的影响,苏永宽感慨地说。

以这部戏为基础,九原区乌兰牧骑又相继创作了小品《都是邪教惹的祸》、舞蹈《我们是法治轻骑兵》等以法治为主题的作品,这些作品,让更多人看到九原区乌兰牧骑的社会责任,感受到了这支草原上红色文艺轻骑兵的“红色力量”。

年9月,九原区乌兰牧骑被区司法局和文体广电旅游局授予“法治乌兰牧骑”的荣誉称号,成为全市首支“法治乌兰牧骑”,为乌兰牧骑提供优质的法律公共服务搭建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随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不断深入,九原区乌兰牧骑不断创新文艺形式,拓展服务职能,不仅把服务阵地延伸到了街道社区、企业学校、军营哨所,更是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到京、晋、陕、冀、豫、赣、鲁、闽等省市进行巡回演出,为加强地区交流、促进民族文化互动搭建起了友谊的桥梁。同时自觉肩负起传承地方传统文化的使命。

年,九原区乌兰牧骑同沙河二小、沙河六小结成对子,每周一次为学校二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兴趣班的孩子们进行专业指导和器乐辅导,越来越多的孩子们走近二人台,也获得了专业的器乐演奏知识。

传承本土文化谱写时代力作

人生有涯,艺海无涯。九原区乌兰牧骑一代代队员理想传承,青春接力,他们的美好芳华和热血记忆,凝结在了一部部脍炙人口的艺术作品之中。

据九原区乌兰牧骑老队员回忆,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乌兰牧骑从原来的只按“规定动作”演一些样板戏,逐步演一些地方性戏剧,但也只局限于传统二人台戏,比如《走西口》、《卖碗》等,以及从其他地方移植来的剧种。到了90年代,乌兰牧骑创作了戏剧《乡村小夜曲》,正式拉开自主创作的序幕。

在下乡演出的过程中,乌兰牧骑从人民中间汲取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所表现的题材、主题、人物和艺术形式,都贴近九原人民,适应九原人民的需要,表现出浓郁的本土气息和各民族人民团结建设九原的时代精神。

年,九原区乌兰牧骑创作了反映农村脱贫的大型现代戏《乡村的呼唤》,荣获年包头市“五个一工程”奖和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至此,九原区乌兰牧骑进入作品创作的高峰期。

《西口好人》剧照

年九原区乌兰牧骑创作的二人台传统音乐舞蹈剧《土默川情韵》获自治区“萨日纳”奖、全国新剧目创新银奖;年二人台轻喜剧《西口好人》荣获全国第十一届戏剧节剧目奖和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等荣誉,这也是九原区乌兰牧骑作为一个品牌首次在中国戏剧节的舞台上亮相;年二人台小戏《县长下乡》获“中华颂”小戏小品展演金奖;年二人台现代小戏《婆媳恩怨》获“中华颂”第八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展演中荣获“铜”奖、“优秀表演”奖、“导演”奖、“优秀组织”奖等六项大奖;年二人台现代戏《走出去便是阳光》获第二届内蒙古地方戏剧目展演五项大奖;蒙古族舞蹈《诺恩吉亚》、民间舞《走西口》、双人舞《敖包相会》参加了华北五省区舞蹈大赛,并获得多个奖项……这一大批反映现实生活和劳动场面的文艺作品,艺术地表达了人民的心声,真正做到了“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给无数观众带去了美的享受。

不忘拳拳之心薪火代代相传

半个世纪前,周恩来总理接见乌兰牧骑队员时提出“不要进了城市,忘了农村,要不忘过去,不忘农村,更不忘你们的牧场”。

从建队到现在的40多年时间里,九原区乌兰牧骑的名称和建制不断变化更迭,在经历了“郊区民间歌剧团”、“九原区歌舞剧团”、“九原区群文中心”等多个名称后,年,“九原区乌兰牧骑”的名称和建制被重新确立,乌兰牧骑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40年来,九原区乌兰牧骑队伍从最初的18人发展到47人;从只能演出小型歌舞节目发展到集戏剧、歌舞、小品、曲艺为一身的多功能文艺演出团体;从只有一座大工棚的规模,发展到拥有平米演出剧场和60多万元设施设备;从马车到大巴车,从乡村演出到走上国家舞台……一路走来,九原区乌兰牧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乌兰牧骑的方向没有变,宗旨没有变,精神没有变。队员们一直在坚守初心、回归原点。

今天的乌兰牧骑仍然活跃在基层一线,风雨无阻陪伴在广大农牧民群众的身边。他们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每年为农牧民和各族群众演出服务多场,进行社会辅导80多课时,为各族人民群众送去了精神文化食粮,播洒下了文艺的火种。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那是用青春的血液来浇灌。九原区乌兰牧骑的旗帜永远飘扬,如红色嫩芽绽放美丽芳华。

文:融媒体中心记者辛玥

编辑:张鹏飞

投稿▏公益▏活动▏宣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