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29日,距离年北京冬奥会开幕还有37天,如果你在晚间到访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古杨树场馆群,就能看到山顶上熠熠生辉的亮化灯带,灯光沿着四周崇山峻岭跌宕起伏着,犹如一条夜空中腾飞的巨龙,崇礼留存的长城遗迹以这种特有方式向世界展示着中国的长城精神。
崇礼被称为“北方丝绸之路”古商道的通衢第二站,“张库大道”中线上曾经响彻着驼铃声,崇礼的长城见证了无数坚韧不屈、自强不息的中国商人,经由这里通达世界的脚步。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让崇礼再次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如今在古长城脚下,崇礼用顶级的冰雪竞技场点亮着世界的冬奥梦。
■长城精神与冬奥精神完美融合
李新成是负责崇礼长城景观亮化工程的项目经理,每天他都会和专业技术人员一起进行巡视,确保这些灯带在冬奥会及冬残奥会期间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中国长城雄伟、美丽、壮观的一面。
作为崇礼冬奥整体夜景展示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城景观亮化融入了绿色、生态、节能理念,采取点光源铺设、龙骨灯网安装等方式,确保重要节点的远观效果和近观体验。由于灯具全部采用低压LED产品灌胶密封处理,即使在暴雨天气或者遭遇暴雪覆盖,依然可以正常发光。
作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中国万里长城,以蜿蜒万里和气魄雄伟而享誉世界,众多耀眼的光环使其成为国人的骄傲。回望中国的历史,长城更多地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中国祖先在当时的条件下,修建万里长城以构建长城内外的和平,本身就是中华民族创造精神的体现。”在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河北地质大学长城研究院院长、燕山大学中国长城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主任董耀会看来,具备底线思维和危机意识,最终成就了中华文明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更充分展现出中华民族所特有强大智慧和凝聚力。
中国长城北方有,唯独崇礼最特别——尽管长城穿越了中国北方15个省(区、市),但几乎都是以一条单行线形式存在,唯独在经过崇礼时画了一个“圈”。崇礼的边界都有长城的环绕,多公里长城成了崇礼地界的界碑,更成为中国长城沿线独一无二的景观。
“如果说张家口是长城博物馆,崇礼就是最大的陈列馆。”对于这一说法,记者从张家口市崇礼区区委宣传处得到证实。崇礼人正在用开放的胸怀将长城精神与冬奥精神完美融合,积极兑现“长城脚下办奥运”的庄严承诺。
据介绍,盘桓于祟礼边界四周的古长城,北至桦皮岭关口,南到大境门。大境门向西北方向,留存着国内最早的燕赵长城、秦长城、魏长城,这些土夯石垒的长城,虽残缺破旧,但遗迹可见。大境门向东南前行,可看到保留较完整的明长城,它是在秦、魏长城遗址上修建的长城。这一条条环绕四方山巅的长城,跨越几百道山峦峰岭,最终在桦皮岭融合相逢。
■冬奥太子城深藏着皇家文化
年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落户崇礼后,作为奥运村的太子城名扬海内外,这个坐落在明长城脚下已没落了近千年却极富传奇色彩的太子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年12月23日,年北京冬奥会张家口奥运村太子城开展了常规用电测试暨亮灯仪式,气势恢宏的建筑群在炫彩的灯光映衬下魅力初现,毗邻奥运村的核心区域,以“宫墙雪”为主题的红色幕墙建筑,充分展现出中国传统建筑的浪漫色彩。这里就是占地18.9公顷的太子城考古遗址公园,如今已经进入全面验收阶段。冬奥会期间,它将向世界展示年前中国的皇家文化和太子城遗址考古成果,为北京冬奥会增添浓重的中国文化元素。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太子城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黄信介绍,年河北省组建考古队进驻太子城遗址,长达四年的考古挖掘中,已发现了22件尚食局款的瓷器。两年前,考古人员发掘的一件代表金代皇家威仪的铜坐龙,确认了太子城曾是金代皇家驻夏行宫。这也是目前国内考古界确认的金代唯一一处行宫,填补了近代皇家建筑的空白,太子城遗址完整的发掘大大推动金代捺钵制度的研究。
原来,金代第六位皇帝金章宗完颜璟酷爱“春水、驻夏、秋山”活动,他于“明昌”四年始动工兴建,经过八年大兴土木,于泰和元年完成了行宫修建。因改元为“泰和”年号,驻夏行宫取名为“泰和宫”。泰和二年、泰和五年,金章宗都在农历五月,两度驻夏泰和宫,后将泰和宫改为庆宁宫。
几十年后,成吉思汗的大蒙古国打败了金国建立了元朝。据史料记载,元朝忽必烈继汗位后,封十七岁的长子孛儿只斤·真金为燕王,后册封真金为太子。真金当太子六年,经常前往庆宁宫(泰和宫)驻夏,这里成为他读书、游猎、消夏避暑的好地方。公元年,真金参与朝政后仍然前往庆宁宫读书、游猎。时间久了,太子真金常来的庆宁宫,就改名叫太子城了。
■多元文化中的长城精神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特殊的地理位置,让崇礼拥有了独特的多元文化:草原与山区过渡地带,游牧与农耕两种文化碰撞迸发出边塞文化;令人神往的风水宝地,催生了皇家文化;尤以明朝时期兴盛的张库大道贸易,让崇礼融入了晋商文化,“跑草人”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更彰显了长城精神。
随着张家口对库伦及俄罗斯的贸易发展,张库大道贸易开始兴盛,来自山西乔家大院的晋商在崇礼的西沟、东沟开辟了三条跑草地路线。啕赖庙村常住商户达千家,流动人口上万人,街道上商铺林立,票号云聚。二十多家成规模的勒勒车队,十几个骆驼队常年跑草地。啕赖庙成了“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集散地,人称“二张家口”。每年勒勒车从杏花吐蕊时出发,菊花盛开时归来。骆驼队从菊花绽蕾时出发,腊梅傲雪时返回。他们翻越汉淖坝进入草地,穿过二连浩特、库伦,到达恰克图。走时带着来自南方的茶叶、布匹、绸缎、瓷器……归来时载着马、牛、羊、皮张、绒毛、盐、碱……
不畏寒暑,跋山涉水;不惧凶险,勇往直前……很多崇礼人跟着乔家大院为首的晋商跑草地,历经了千辛万苦后,钱包也鼓了起来。富起来商户集资建庙筑堡,请来大同、蔚县的文化艺人教村民们学唱山西梆子、二人台,学跳蔚县秧歌。文化融合中,创造了当地独具特色的文艺舞蹈——打柳子,已成为崇礼文化领域唯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多元文化生生不息下,塑造了崇礼人特有的品质和性格——饱含了边塞文化遗风,性格忠勇豪放,受农耕文化的滋养,人勤劳朴实。在皇家文化熏陶下,他们敬畏自然,又深受晋商文化的洗礼,诚信坚韧。
“我们出门在外,经常被错认成山西人。”崇礼人经常调侃自己,受晋商文化的影响,他们在说话口音,生活习惯,风俗民情方面与山西大同一带风俗如出一辙。
“长城文化与我们国家、民族有非常深远的联系。”在长城专家董耀会看来,不同地域长城文化遗产保护不能仅局限于长城遗迹保护上,而应该充分考虑长城的地域广泛性、文化多样性和资源差异性,以及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人文历史和社会经济特点,只有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和资源优势,深入挖掘长城的文化价值乃至长城的精神内涵,才能让其释放出巨大的中国力量。
■本报记者段华鹏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