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联创文明,为城市增加厚度活

秋日的海南,天高云淡,鸟语花香,一片好风光。随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的不断深入,城市越来越美,林立的楼房越来越靓;公园广场越来越多,城市越发活力十足、魅力四射;市民越来越幸福,享受到了更多“双城联创”带来的实惠。

道路宽阔、绿荫浓密;人来车往、文明礼让;蓝天碧水,相映成趣……行走在海南的大街小巷,处处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城市文明新风,时时能感受到“双城联创”带来的巨大变化。

海南区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理念,立足“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坚持“创建在日常、创建在工作中”,不断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城市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城乡环境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升,群众对城市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归属感、荣誉感持续增强,让城市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创建为民

城市环境持续优化

清晨,人民公园里草木葱茏,鲜花盛开。步道上,市民三五成群,携老带幼,呼吸着新鲜空气散步;广场中,阵阵笑声不时传来,踢毽子、舞柔力球,运动的气氛感染着周围的人们;凉亭里,人们因为对戏曲的共同爱好而聚在一起,唱几句二人台、山曲,说几句快板,现场充满了欢快的气氛。

人民公园美如画(王颖摄)

市民祥和安逸的生活,源自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人民公园的这一幅幅和谐宜居生活图,是海南区人民安康生活的生动写照,也是海南区的一个文明剪影。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过程中,无数这样的剪影连成片,绘成了美丽的风景。

城市建设是创建文明城市、优化人居环境的硬任务。近年来,海南区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实施城市绿化、城区公园建设、道路交通建设等工程,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城市服务水平和形象品位,与此同时,大力实施市政配套优化工程,年,经九路、如意外环路、金融北路建成通车,“一环、八横、八纵”路网系统进一步完善。

在改造完成的海南生态园,每天都有不少市民在这里散步、聊天、运动。

“自从这片绿地变成了公园,我们就又有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地方。以前这里的广场没有硬化,林荫小道也坑洼不平,只有一片绿树林,大家也不爱来。去年,政府对这里进行了改造,将广场进行了硬化,并重铺了林荫步道,还添加了景观小品、健身器、仿木坐椅以及照明灯等,把绿地变成了公园,让我们一出家门就能享受到公园的美。”市民李玉香说。

健康步道让人们可以有氧呼吸;葱茏的树木,不仅养身,也更养眼;凉亭周围雕着太极招式的石板,让市民‘无师就能自通’……曾经的黑色采煤沉陷区如今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人行道改造,提升城市品质(王颖摄)

“如今出门就能见绿色,抬腿就能逛公园。开窗见绿、推门进园、抬脚见景的生活梦想在海南区正渐渐成真。”市民代洪金话语里不无自豪。

一株株树木、一块块绿地、一座座公园,正不断点缀、叠加、融合,汇聚成城市的绿色肌理,优良的生态环境让海南区更舒适宜居。

让城市更美丽,让社会更文明,让市民更幸福,这就是海南区“双城联创”的真正目标。为了这个目标,海南区还不断加强基层医疗服务,全区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达8.91万人,家庭医生签约居民达3.41万人,实现社区(村)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积极推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医养结合中心投入使用;统筹整合商业、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十五分钟生活服务圈”覆盖全体居民,让群众得到具体可感的创建“红利”。

创建惠民

城市基础设施全面提升

像金色的莲花般一层层绽开,柱状的灯心和莲花灯体完美地融合。

城市之美,美在细节。近期,细心的市民发现,在黄河路和巴彦乌素街,漂亮的路灯犹如街边的一道风景——白天,金色的路灯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夜晚,这些路灯不仅比以往更亮,也更美了。

区市政设施管理局工作人员乌勒图纳森告诉记者,为了达到更好的亮化、美化效果,今年,海南区对黄河路和巴音乌素大街的路灯进行改造,计划更换盏。安装完成后,路灯不仅可以将城市装扮得更美,更可提升城市品位。

路灯更换,城市更亮更美(王颖摄)

对城市细节上的美化并不只体现在路灯上,如今,大规模的人行道改造也在海南区有序进行。

红色的烧结砖、白色的盲道石,远远望去红白相间的人行道与高大茂密的绿树相辉映,构成一幅秀美中含着大民生的暖心图。

运水泥、摊砂浆、铺砖、敲实……在海南黄河街,工人分工明确,忙碌而有序地进行人行道砖石的铺设。

区市政设施管理局副局长胡海江告诉记者,为了给市民出行带来更舒适的体验,也为了提升城市形象,年,海南区对7条人行道进行了精细化改造招标,总面积18.6万平方米。目前,混凝土打了约10万平方米,铺砖近5万平方米。近期,人行道改造工程将基本完工。

“人行道采用的红色烧结砖要比之前水泥砖颜色好看,也更结实、耐用。同时,我们加宽了盲道,让盲人出行更便利。”胡海江指着正在向前延展的人行道说。

城市好,市民是最大的受益者。在黄河街做生意的商户刘美芳看着眼前即将完工的人行道高兴地说:“这里的人行道铺了多年了,都有了破损,不论是商户还是行人,走来走去都不方便,特别是爱美的女性穿上高跟鞋,更不敢在这上面走。人行道成为‘硌脚路’。现在,这路不仅平整,也漂亮,走在上面舒适度好。特别是路好走了,顾客过来方便,对我们经营也有好处。”

像路灯和人行道改造工程一样,海南区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深入推进老旧小区供热管网、给排水改造,棚户区配套建设、焦化厂周边环境综合整治以及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改造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今年又启动了东兴村示范村建设,全面落实好农区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任务,扎实开展“厕所革命”,完成户厕改造既定目标任务;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改造升级农区道路13公里,健全给排水、绿化亮化等长效管护机制,推进农区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市场整洁干净(王颖摄)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连续多年,海南区民生相关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保持在70%以上,让民生发展不仅有量更有了质感。

■短评

“双城联创”就是为百姓谋幸福

文明,是城市的灵魂;文明,是城市进步的标志。

创建为民、创建惠民是“双城联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以来,海南区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以“创文明城、做文明人”为重点,围绕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对城市人行道进行改造,提升路灯档次,更换西卓子山楼房区供水管道,改造锦绣苑等3个老旧小区供热管网……使市民的出行条件、生活品质都得到了提升。特别是围绕环境卫生整治,海南区加强城市日常保洁,组织开展清理搬迁废品收购站、清理乱堆乱放等“战役”,更使得市容环境进一步干净整洁。

“一环、八横、八纵”路网系统进一步完善,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也让市民出行交通更加方便;绿地变公园、采煤沉陷区变身为公园,美化了城市的环境,也让市民多了休闲娱乐的场所……“双城联创”中,海南区以一股子创建的热情和“倔劲儿”不断找差距、补短板,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让市民深刻体会到了“双城联创”带来的实惠。

如果说,“双城联创”改变了城市的面貌,让城市变得更美丽,是件很有“面子”的事情,那么,越来越多的机关单位、企业和市民成为“双城联创”的拥护者、支持者和参与者,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营造出“全民创文明,全民享文明”的风尚,则是从“面子”到“里子”的根本改变。

“双城联创”,要有“面子”有“里子”,也要创出“牌子”,更重要的还是为百姓谋幸福。为了这个目标,海南区将深入推进“双城联创”工作,在细微处再用心,在细节上再用力,做实做好涉及群众实际利益的事,以决不松懈的干劲,实现政务服务有温度、社会道德建设有高度、城市建设有力度,让市民在更干净、更美丽、更宜居、更和谐、更文明的城市中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第二章自然人

第三节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第四十条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为失踪人。

第四十一条自然人下落不明的时间自其失去音讯之日起计算。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自战争结束之日或者有关机关确定的下落不明之日起计算。

第四十二条失踪人的财产由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或者其他愿意担任财产代管人的人代管。

代管有争议,没有前款规定的人,或者前款规定的人无代管能力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人代管。

第四十三条财产代管人应当妥善管理失踪人的财产,维护其财产权益。

失踪人所欠税款、债务和应付的其他费用,由财产代管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

财产代管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失踪人财产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四条财产代管人不履行代管职责、侵害失踪人财产权益或者丧失代管能力的,失踪人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变更财产代管人。

财产代管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变更财产代管人。

人民法院变更财产代管人的,变更后的财产代管人有权请求原财产代管人及时移交有关财产并报告财产代管情况。

第四十五条失踪人重新出现,经本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应当撤销失踪宣告。

失踪人重新出现,有权请求财产代管人及时移交有关财产并报告财产代管情况。

第四十六条自然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死亡:

(一)下落不明满四年;

(二)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满二年。

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经有关机关证明该自然人不可能生存的,申请宣告死亡不受二年时间的限制。

第四十七条对同一自然人,有的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死亡,有的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失踪,符合本法规定的宣告死亡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宣告死亡。

第四十八条被宣告死亡的人,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判决作出之日视为其死亡的日期;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宣告死亡的,意外事件发生之日视为其死亡的日期。

第四十九条自然人被宣告死亡但是并未死亡的,不影响该自然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五十条被宣告死亡的人重新出现,经本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应当撤销死亡宣告。

第五十一条被宣告死亡的人的婚姻关系,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除。死亡宣告被撤销的,婚姻关系自撤销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复。但是,其配偶再婚或者向婚姻登记机关书面声明不愿意恢复的除外。

第五十二条被宣告死亡的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其子女被他人依法收养的,在死亡宣告被撤销后,不得以未经本人同意为由主张收养行为无效。

第五十三条被撤销死亡宣告的人有权请求依照本法第六编取得其财产的民事主体返还财产;无法返还的,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利害关系人隐瞒真实情况,致使他人被宣告死亡而取得其财产的,除应当返还财产外,还应当对由此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内蒙古自治区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第二章文明行为基本规范

第二十一条建设文明家庭,遵守下列行为规范:

(一)树立、传承优良家风家训,弘扬家庭美德;

(二)家庭成员之间敬老爱幼,互相关爱,互相包容;

(三)成年子女对父母履行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关心照料和看望问候父母;

(四)监护人对未成年人不溺爱、放任、纵容,教育引导其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五)其他建设文明家庭的行为规范。

第二十二条建设文明嘎查村,遵守下列行为规范:

(一)保持街道卫生、整洁,不乱堆柴草、土石、粪便、垃圾等;

(二)圈养家禽家畜,保持圈舍卫生;

(三)妥善处理农作物秸秆,不露天焚烧秸秆,不烧荒;

(四)不在公路、村道、巷道上打场晒粮;

(五)其他建设文明嘎查村的行为规范。

第二十三条建设文明社区,遵守下列行为规范:

(一)不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

(二)进行装修作业、文化娱乐、体育锻炼等活动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干扰邻里正常生活;

(三)不在建筑物的阳台外、窗外、屋顶、平台、外走廊等空间堆放、吊挂危害公共安全或者有碍观瞻的物品;

(四)不在楼道等公共区域堆放用品、杂物、垃圾,停放自行车、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

(五)不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通道,在规定区域停放车辆,不堵塞他人车库和占用他人停车位,不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的正常通行;

(六)按照规定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七)不违反规定燃放烟花爆竹;

(八)其他建设文明社区的行为规范。

第二十四条在城市建成区饲养犬只,遵守下列行为规范:

(一)按照规定办理养犬登记,注射疫苗;

(二)携犬出户时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用束犬链(绳)牵领,并主动避让他人,及时清除粪便;

(三)不携犬(导盲犬、搜救犬等工作犬除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进入室内公共场所及设有禁止动物进入标志的室外公共场所;

(四)不虐待、遗弃犬只;

(五)其他在城市建成区饲养犬只的文明行为规范。

在城市建成区饲养其他动物,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妨碍他人生活。

停电通知

区委常委、办公室主任杨振华调研海南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

金秋好风光带你逛游内蒙古1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来源:乌海日报海南时讯

编辑:宋丹

初审:郝维涛

复审:张小龙

监审:张超

征稿邮箱:hnqrmtzx

.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1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