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戏太足了

有一个画面烙印在许多河北人的记忆深处那就是家乡村头搭起来的简易戏台台下乡亲们带着各式各样的板凳、椅子从四面八方赶来台上锣鼓一响,好戏开场年8月11日,在井陉县郭家口村,群众聚在一起观看晋剧表演。(河北日报资料片)儿时的我们,即使听不懂戏也会被华美的戏服、五色的油彩吸引像大人那样一坐就是一下午年2月15日,石家庄市评剧院青年评剧团的演员们在鹿泉区南甘子村文化广场舞台演出评剧《状元与乞丐》。新华社发(资料片)河北人爱看戏以往家里有了红白事,都要请戏班子农闲时节,也会搭台唱戏“姥姥门前唱大戏”就像是流淌在血液中、刻在骨头里的文化基因想起乡音总是伴随着那一声声高亢的戏腔年2月8日,戏曲演员在迁西县罗家屯镇罗一村为村民演出传统评剧《秦香莲》。新华社发(资料片)为什么河北人这么爱戏、懂戏?因为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戏曲的热土河北,是中国戏曲发祥地之一中国戏曲的发展脉络总能在河北找到印迹可以说,河北戏曲史几乎就是大半部中国戏曲史年2月22日,在石家庄市深泽县故城村,一名村民与深泽县坠子剧团演员交流。新华社发(资料片)河北梆子、评剧、京剧、丝弦、老调昆曲、东路二人台、哈哈腔……年进行的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共统计出个剧种,其中河北有36个数量名列全国第二一个个独具特色的剧种在燕赵大地上传唱不息也让河北成为名副其实的“北方戏窝子”要说这个“戏窝子”里最耀眼的还得是“角儿”河北的“角儿”太多了任丘市梁召镇辛安庄村河北梆子剧团的演员们在排练。(河北日报资料片)早在元代以关汉卿、白朴、马致远等为代表的创作者便在河北形成了一个戏曲作家群留下了《窦娥冤》《望江亭》《梧桐雨》《墙头马上》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名震近代戏坛的“响九霄”田际云出生于保定高阳为河北梆子发展作出卓越贡献近代杰出剧作家、唐山滦南人成兆才是评剧艺术的奠基者盖叫天、李万春、李少春都是河北出来的著名的京剧大家京剧四大名旦中的两位尚小云、荀慧生都来自河北创造了京剧发展史上的高峰图为“四大名旦”合影。左一为尚小云,右一为荀慧生。今年春天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青年演员郝士超在广州摘得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自此,河北戏剧界已有34朵“梅花”其中刘秀荣、许荷英梅开二度裴艳玲梅开三度荣获“梅花大奖”他们在河北戏迷的心中是当之无愧的“顶流”年5月21日,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在广州揭晓。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优秀青年演员郝士超(中)喜摘“梅花”。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供图而裴艳玲,可谓“顶流”中的“顶流”她生于河北,长于河北五岁登台,九岁挑梁,十三岁唱红被曹禺誉为“梨园国宝”裴艳玲在《钟馗嫁妹》中饰演钟馗。(河北日报资料片)她嗓音高亢嘹亮,行腔似云流水武功出众,戏路宽广《宝莲灯》《钟馗嫁妹》《林冲夜奔》……在裴艳玲所演出的剧目中不论是河北梆子、昆曲还是京剧都留下了经典的艺术形象所以她也有了“活钟馗”“活林冲”“活武松”之称刘秀荣是从衡水走出的艺术名家师从新派评剧创始人新凤霞嗓音珠圆玉润、甜亮脆美,表演质朴自然出演了《花为媒》《刘巧儿》《吕布与貂蝉》等一系列经典评剧她带着评剧行走过法国、英国、美国、日本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还收了洋弟子是第一个把评剧艺术带出国门的艺术家刘秀荣在评剧《灯魂》中的扮相。(河北日报资料片)说起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许荷英戏迷都不陌生许荷英是沧县人她在《杜十娘》《窦娥冤》《哪咤闹海》等一部部经典剧目中塑造的角色深入人心深得观众喜爱她音质甜美圆润,细腻清新演唱声情并茂,感染力极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其它剧种和歌曲的演唱优势俘获了大批戏迷许荷英在河北梆子《李保国》中扮演郭素萍。(河北日报资料片)许荷英的老搭档邱瑞德在戏迷票友中“存在感”很强闲暇之余他特别喜欢参与戏迷票友的活动邱瑞德。(河北日报资料片)《六世班禅》《李保国》《南北和》《辕门斩子》《卧虎令》《宝莲灯》《蝴蝶杯》《王宝钏》……一路走来,邱瑞德主演过30多个剧目扮演过无数个角色除了河北梆子、评剧河北的地方小剧种也不遑多让平调落子演员王红曾摘得第26届戏剧梅花奖是我省首位获“梅花奖”小剧种演员王红在平调落子《桃花庵》中饰演窦氏。她艺名“小鸿凤”是著名平调落子表演艺术家、武派创始人武鸿凤亲传弟子演出了《桃花庵》、《黄粱梦》《三上轿》等一大批优秀的平调落子剧目如果把“角儿”比作星星那在河北戏曲的这片天空里可谓星光熠熠齐花坦的“三圣母”张惠云的“王宝钏”田春鸟的“陈三两”彭蕙蘅的“窦娥”袁淑梅的“刘巧儿”刘凤岭的“薛平贵”吴桂云的“钟馗”雷保春的“杨延辉”刘莉沙的“李慧娘”……每个戏迷的心里都有自己要追的星这份名单,也很长很长戏,似乎就在河北人的生活中在河北人的血液里河北,戏太足了!内容来源:河北日报、燕赵都市报、中国文化报、文艺报等编辑/赵丽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6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