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厚是二人台演员、编剧、导演、作曲、指挥,他是著名二人台老艺人“白菜心”赵有根之子,他的《秀姑劝夫》《卖油》等作品至今仍在流传。
5月0日,内蒙古晨报全媒体记者初见赵德厚,感觉他的言语和举止都透出勃勃生机,活脱脱一个老顽童。
能力都是“逼出来的”
“我的编剧、导演、作曲、指挥的能力,都是被‘逼’出来的。”赵德厚如是说。
勤学苦练的赵德厚可以玩转各种乐器,二人台笛子、四胡、扬琴“三大件”的演奏不在话下,同时能用二胡、板胡、唢呐、手风琴、大提琴、打击乐熟练伴奏。赵德厚自幼学习北派笛子大师冯子存的演奏技巧,又经南派大师陆春龄嫡传外甥的指点,笛子独奏、扬琴独奏都是他的保留节目。他的笛子独奏《扬鞭催马送粮忙》,南北相融,刚柔相济,每次表演都得到满堂喝彩。
上世纪70年代,自治区每年都要举办两个月基层乌兰牧骑业务培训,喜爱读书的赵德厚每次都可以争取到外出学习机会,学习成绩总是排在前几名。每次的剧目交流,无论是演唱、舞蹈,曲艺、乐器,赵德厚都是学得最快,掌握得最好的学员。
98年,28岁的赵德厚任兴和县乌兰牧骑队长,他意识到乌兰牧骑要走向市场,首先必须要奉献给观众精彩的节目。压力山大,赵德厚的艺术才华被“逼”得日趋成熟。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赵德厚组织移植了《奇婚记》《五姑娘》《山村婚事》《姑娘大了》等十几个大型剧目。排演了《分粮》《打金钱》《走西口》《秀姑劝夫》《光棍娶妻》等二人台剧目几十部,储备了可演4台、近40个小时的剧目。这些剧目,都是赵德厚导演,亲手作曲,一一指挥排练,而有些剧目还需要二度创作。就这样,导演、作曲、指挥、编剧的本领就练成了。
二人台发展空间更大
“今年是自治区成立70年,随着国家和自治区对民族艺术政策力度加大,对于振兴本土艺术二人台将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也给二人台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感受最深的是自治区成立70周年以来,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发展成就巨大,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赵德厚激动地说。
在他50多年的从艺路上,赵德厚十分注重学习民间原生态曲子。他下乡外出,只要打听到当地有名的艺人,都要买烟带酒,登门拜访,将他们口授的曲子用简谱记下来,回去整理,从中吸取精华。赵德厚运用板腔体声腔理论知识,以东路二人台音乐为主基调,吸收西路二人台和民歌、漫瀚调、爬山调、二人台牌子曲、山西梆子、河北梆子等戏曲音乐元素,直接将观众熟悉喜爱的二人台,精妙揉合而成一个独具风格、节奏丰富多变的板腔体声腔。
如今,退休后的赵德厚有时也会继续创作二人台剧本,紧跟时代的进步发展,将新的元素糅合到二人台文化艺术里,传承创新着二人台发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