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陕北民俗弘扬传统文化榆林市第二

研学是书本知识与亲身经历的结合;旅行是思索问题与学习能力的相融;研学是文化与科学的探究;旅行是校外体验与社会实践的突破;……少年之美,因未来无限,研学之美,因创造万千!

年4月15日,榆林市第二十一小学开展“传承陕北民俗弘扬传统文化”的研学实践活动,同学们走进榆林农业科技示范园、陕北民歌博物馆,在劳动中体验生活,在体验中传承非遗。

出发仪式

出发仪式上,冯校长做动员讲话,强调学生们要在自律安全的前提下,亲身体验,带着问题去思考、实践,随后辅导员带领同学们集体宣誓,之后学生们有序上车,整装出发。

瑞丰现代农业

课程一:参观现代农业无木栽培园,学习无土栽培技术,了解各种蔬菜的生长过程。课程二:动手种植碰碰香,了解它的生长环境、繁殖方法、栽培技术、药用价值。

参观老闫家南瓜子加工厂,了解独特的南瓜子炒制方式,品尝“健康、美味”的南瓜子。

体验磨豆腐现学现实践

随后同学们来到御品豆腐加工厂参观,同学们好奇地看着生产线上做成的一块块大豆腐、一张张大豆皮、一袋袋豆腐干。

接着同学们来到御品豆腐体验馆亲自磨豆腐,技术人员向大家介绍了制作豆腐的步骤:磨豆—滤渣—煮浆—点浆—压制,然后才能做出一块完整的豆腐,同学们初次接触这种传统工艺,兴奋又好奇。

开始磨豆腐啦,乳白浓稠的豆汁沿着第二层固定的磨盘周边缓慢落入最下层的圆槽,雪白的乳花,溢出了浓浓的豆香;过滤豆浆时,把浆与渣分离,再把豆汁倒在电磁炉上煮开;煮开的豆汁再经过工作人员酸浆点制、搅拌、静置后绵软白皙的豆汁就凝固成豆花啦,再把点好的豆花放进模具里压制空水,最后豆腐就成型啦。对于自己亲手磨出的豆腐,同学们特别期待。

餐前感恩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感谢上天阳光雨露,感谢大地厚德载物,感谢国家梦想引路,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老师谆谆教导,感谢同学相互付出。

才艺展示

教唱陕北民歌,传承民歌经典

???????????????

最后同学们来到陕北民歌博物馆,了解陕北民歌的前世今生,探寻陕北民歌中红色基因。

《南泥湾》是郭兰英的一首歌,该歌曲是由贺敬之作词,马可作曲。此曲旋律优美、热情,歌颂了开荒生产建立功勋的八路军战士,歌颂他们把荒凉的南泥湾改造成了美丽的“江南”。同学们跟着讲解员有序参观了传统陕北民歌展区、革命历史陕北民歌展区、新时期陕北民歌展区、陕北民间音乐艺术展区等展区。馆内展品众多,形态各异,榆林小曲、三弦、二人台、说书等陕北民俗文化画面,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榆林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歌文化,让同学们身临其境,爱上家乡的文化艺术。

同学们在陕北艺人的亲授之下,学习“凤凰展翅”、“凤凰三点头”、“龙飞凤舞”等腰鼓动作,兴趣盎然。经过几十分钟的学习,同学们很快掌握了学习打腰鼓的技巧,能够跟着指挥欢快地动起来,亲身体验到了打腰鼓的乐趣。

此次研学旅行活动,学生们有所见,有所闻,有所学,有所悟,同时他们也体验到了研学旅行的快乐!

1

END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