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百艺非遗名录曲子戏民勤曲子戏

民勤小曲戏属于中国传统地方戏剧。来源于明初由民间艺人以坐唱形式表演的小曲。明中叶,当地小曲与从内蒙流传而来的民歌“西调”“二人台”、陕西曲子及江、浙、晋、陕移民的俚曲小调相融合,演变为地方曲子戏。艺术风格兼具北风南韵。保存剧名的剧目有多种,其中50多种为独有剧目;以惩恶扬善、规劝孝道为主要内容。唱腔音乐属曲牌连缀体,有多种曲牌,唱、念用民勤方言,唱腔由调、腔、小调组成,调分甜、苦音,腔分软、硬音,有“八调十二腔”。表演带有“地蹦子”秧歌特色,主要道具为鹅毛扇、彩扇、手帕,表演技法有彩扇功、手帕功和十字步、碎步、蹉步、拱肩、抖肩、顶灯、矮子功等技巧。服装有塞上民族融合特色,旦角化妆“古装楼”发式别具一格。表演不受场地、人员、服装所限,生动风趣,是当地群众最为喜爱的文化娱乐项目。目前,有演出团体40多个,演员多为非专业人员,传唱艺人遍布城乡,群体庞大,以口传心授或师带徒的形式传承。

民勤小曲戏主要广泛流传于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全境,西北其他地区也有流传,戏剧专家称其“流传西北五省”。明成化六年至弘治二年(—),民勤小曲戏艺人行艺于民勤、武威、古浪、张掖、高台等地和内蒙阿拉善、包头、额吉纳等地及盐池(今属宁夏)。正德年间(—),民勤小曲戏的演唱活动已风靡甘肃境内的民勤、永昌、古浪、武威、张掖、高台等地。清雍正年间(—),艺人从口外(今新疆)游艺两年后回到民勤。同治年间(年前后),民勤小曲戏班容尤堂,“得名于河西之州(甘州、凉州、肃州)。后游艺于口外(今新疆哈密一带),历时三年乃归。”清中叶开始,随着从民勤迁移的大批移民,流传到内蒙临河、杭锦后旗等地,新疆哈密、乌鲁木齐、昌吉、塔城、伊犁等地,青海西宁,宁夏银川等地。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伴随大批民勤人迁移,流传到内蒙河套地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这些地区广泛传唱。

民勤小曲戏传承演唱有多年的历史,起源于明初,形成于明中叶,兴盛于清代和民国时期。源于当地小曲,明初设卫立县之时,曲艺形式的曲子就逐渐形成。成化六年至弘治二年(—),胡明春及徒弟曹德顺等用当地民歌小调和从内蒙流传来的民歌“西调”,行艺于民勤、阿拉善、盐池等地,自弹三弦演唱《苏武山传奇》等曲目。弘治七年(),曹德顺等人从内蒙额吉纳、包头行艺回乡后,用双档演唱的方式,演唱《双骆驼》等曲目,人称“镇番小曲”而流行于民勤等地。嘉靖年间(—),曹二蛋及徒弟张凤德等吸收内蒙“转台子”的演唱方式,并与江、浙、湘、鄂、晋、陕等地移民的俚曲小调融合,化小彩妆,分角色在各地演唱《苏武牧羊》等剧目,戏剧形式的民勤小曲戏形成。雍正年间(—),杨世昌、彩旦娃等从口外(新疆)游艺两年后回到民勤,吸收内蒙“二人台”的表演方式,因表演带有浓厚的“地蹦子”社火特色,人称“秧歌小曲子”。道光十一年(),“胡兆庠创戏社,领五徒游艺于湖坝。”同治年间,民勤小曲戏在民勤及周边地区成“风靡之势”。民国时期,民勤名士石关卿著《白亭歌辞搜讨》,收入民勤小曲戏剧目40余篇。影响大的戏班有泰和社、合盛社、德俊社等,名艺人有张汲三、陈来基等20多人。抗战时期,曹开兴、周玉文、高培阁等人,改编演唱《抗倭记》等剧目。新中国成立后,民勤小曲戏在民勤及西北地区广泛传承演唱。

民勤小曲戏剧目有多种,50多种为独有剧目,以惩恶扬善、规劝孝道为主要内容。唱腔音乐属曲牌连缀体,有“八调十二腔”,唱、念用民勤方言。表演有“地蹦子”秧歌特色。服装有塞上民族融合风格。

其主要特征是:剧种风格独特,兼具北风南韵。《中国戏曲志·甘肃卷》载:“民勤曲子戏虽称曲子戏,与甘肃东部、南部以及敦煌一带流行的曲子戏,实非一脉。”在其形成过程中,不断融合南北各地民歌、小曲的优秀元素,大量借鉴地方小戏、二人台的表演技巧,形成了兼具北风南韵的剧种特色,体现独特性和融合性艺术特征。历史悠久,受众面广。经过多年传承演唱,成为当地最重要和最具特色的文化形态之一。传承群体庞大,遍布全县城乡,是植根人民、当地群众最为喜爱的“草根”艺术。文化承载厚重,艺术特色鲜明。剧目丰富独特,反映了当时生活的风貌,极具文史价值;带有“地蹦子”特色的表演和民族融合风格的服饰都显现出独特的艺术特质。

(图片来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责编:吴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