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临猗锣鼓杂戏晋京展演的感想乔

北京专业看白癜风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schedule_111466_1/

山西临猗锣鼓杂戏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展演《铜雀台》---乔正安供图

年6月,在首都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里,举行了两场即独特而又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珍稀剧种展演”。这次展演,是由文化部组织主办。特调选了山西、福建两省的珍稀剧种晋京献演,代表队的演员们就食宿在北京的京西宾馆。其中,山西有临猗的锣鼓杂戏、浮山的皮影、大同的耍孩儿、河曲的二人台等八个剧目。展演期间,中央电视台向全世界进行了播放。《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山西日报》等资讯媒体,都做了专题报道,可谓声势浩大,盛况空前。

山西临猗锣鼓杂戏在京都民族文化宫大剧院展演《铜雀台》--乔正安供图

临猗锣鼓杂戏展演的剧目为《铜雀台》。此剧原本可演五个小时,由于参演时间规定为15分钟,故精选了该剧中的一个场景。剧情的大意是:汉建安十五年(公元年),曹操在河北临漳建起铜雀台后,宴请百官。文臣题诗作赋,歌诵铜雀台;武将骑射比武,以示助兴,所以剧名定为《铜雀台》。通过此剧片段的表演,展示着锣鼓杂戏这一古老的原始风貌与艺术特色。

笔者从事文化工作多年,唱过戏,编过剧,当过团长带过班,后又

任文化馆馆长。年,曾两次受命组织临猗县新庄锣鼓杂戏,排演《三请诸葛》一剧,为戏剧研究院、山西戏剧研究院录像存档。为此,这次展演,被邀参加。在恢复排演期间,曾多次走访新庄、上里、高家垛、孙吉等村,拜访民间老艺人。并负责整理剧本,导演排练节目。同时,又在《铜雀台》剧中,扮演大将曹洪角色,登台表演。可以说是身临其境,耳濡目染,经历颇多,感受亦深。

曹洪(乔正安饰)---乔正安供图

锣鼓杂戏的历史渊源

锣鼓杂戏起源于何朝何代,戏剧界的研究者们,争论不一。一种论点:锣鼓杂戏是从民间祭祀神鬼的傩戏中衍化而来的;另一种说法:唐代佛教“变文”讲唱活动,是锣鼓杂戏的渊源,或称作“母本”;也有一种传言:锣鼓杂戏系宋代“村落百戏”之一,起源于搬演神怪故事《关公斩蚩尤》。众说纷纭,难以定论。

据清康熙《猗氏县志》载:猗氏有龙岩寺(现临猗县高家垛),建于唐贞元二年()。寺院里原有碑碣记述:“有龙岩寺即有杂戏”。故又有“龙岩杂戏”之称。

据考证,当时任河东节度使的马燧,奉命带兵征伐反将李怀光,驻军在猗氏县城关与龙岩寺一带。当剿灭李怀光后,为庆祝胜利,便作了《破阵曲》、《定难曲》,命军士数百人,披甲执戟,载歌载舞,以示庆贺。并将《定难曲》奉献给唐德宗李适,以此获得嘉赏。此后,民间就仿照其歌之舞之,并不断地充实发展,逐渐形成锣鼓杂戏。

马燧死后,为纪念这位护国安民的大将军,人们奉旨在猗氏县城北隅敕建了马燧庙(又称庄武王庙)。建筑宏伟,气势辉煌,雕梁画棟,塑绘金身。每年正月十五在龙岩寺举行传统的民间红火热闹,该寺周围的三管新庄、上里、高家垛,城关的贵戚坊、兴教坊、崇相西,以及关原头、杨原头、吕原头等村庄的杂戏班社,轮流上寺演出。猗氏县城每年九月初九马明王庙(即马燧庙)会,所有的锣鼓杂戏班社云集城内,竞相亮相,连演数日。观者蜂拥而至,络绎不绝。特别是在元代,由著名戏曲大师著作郎关汉卿创作的关公戏《单刀赴会》《三请诸葛》在庙会演出,一炮打响,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从而,使这一珍稀的锣鼓杂戏流传至今。

清代光绪二十一年()冬月,有一手抄剧目《长坂坡》剧本,扉页上写有藏头“杂戏”二字的楹联。

其上联为:

杂岂无章纵文马往来驰骋愿冲开气流行咸登寿域;

下联为:

戏仍有益看子龙耀武鏖兵能激起国民同学共抱忠怀。

临猗锣鼓杂戏老艺人在表演---乔正安供图

锣鼓杂戏的传承与演变

锣鼓杂戏起源于唐代,距今己有年的历史。从宋、金杂戏到元曲再到清戏,锣鼓杂戏这一民间艺术,从未隔断过。它不仅对晋南蒲剧的发展,而且对中华民族的戏曲艺术的进化,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所以,称锣鼓杂戏为华夏戏剧史上的“活化石”。

锣鼓杂戏的剧目与脚色:

据考证,杂戏的传统剧目有近百个。分文杂戏和武杂戏。剧本的内容,大都是历史题材故事和神怪故事,尤以“三国戏”居多。现今珍藏的剧本,大都为清代手抄本。有《单刀赴会》《蛟龙驹》《长坂坡》《张飞闯辕门》《八王赴会》《三山会》等十余种,据说,大部分剧本都为元时戏曲大师著作郎关汉卿所作,距今己有多年的历史。

锣鼓杂戏部分剧目手抄本(清代与民国)

从手抄本的剧词来看,剧中人物上场大都是自报家门。演员的演唱为三种形式,即“云”、“念”、“唱”。“云”为道白,“念”为诗诵,诗诵大都为七字句。“唱”有各种腔调,有“点江唇”、“西江月”、“混江龙”、“油葫芦”、“节节高”等。唱词有长有短,最多一句有20多字。剧本中唱词较少,而大段是“云”中有“念”,即道白与诗诵。细究剧目的创作,即有文史知识,又能笔下生花。平仄和韵,朗朗上口。否则,难以胜任。

临猗锣鼓杂戏《铜雀台》曹操与曹洪---乔正安供图

锣鼓杂戏的表演人物,以男性为主。扮演者多为父子相传,兄终弟承。口授手教,代代相继。这些扮演者,虽是种地的庄稼汉,又是业余演唱者,但不乏出类拔萃的优秀者。清康熙年间,有上里、新庄、孙吉等村的杂戏较为出名。清末民初,又涌现出“活张飞”高仰星、“满堂红”姚宝琦、“全包袱”张奠吉等一批知名演员,深得百姓好评。杂戏的扮演者,清代前女性较少,所以,人们谑称为“光棍戏”。元时,戏曲大师关汉卿,创作的杂戏《窦娥冤》,以女性窦娥为主角,又设了蔡婆婆,清末至民国,新庄村秀才马鸣可、姚继唐在《三请诸葛》剧中,增设了徐母,同时,又在《苏护征西》中安排了土行孙夫人邓婵玉两名女性人物,从此,为锣鼓杂戏开创了没有女角登台的先河,更使杂戏舞台艺术增添了色彩。

锣鼓杂戏的服饰与道具:

临猗锣鼓杂戏《铜雀台》在京展演---乔正安供图

相传,锣鼓杂戏依照唐马燧的《定难曲》演变的。军营里,将士们表演时,个个着盔戴甲,人人手执兵器,真打实招,铿锵有力,惊险动人,场景十分雄威壮观。所以,村民们便仿照军士们的武装,同时,又借鉴祭祀活动和其它戏剧服饰的式样,做起戏装。据说,最早的服饰是自做而又简陋的。即用硬皮纸或牛羊皮片,裁剪拼凑,缝制成头盔、铠甲和战袍。再涂上各色油漆,以作服饰的图案。并用胶土泥堆塑粘贴为鱼鳞、夔龙等状,以作甲胄的装饰。当地有这样的顺口溜:

头戴金盔西瓜皮,

身披铠甲两页席。

腰缠玉带南瓜蔓,

手拿长枪稻黍杆。

要问我到那里去,

上庙祭神唱杂戏。

这些足以表明古时杂戏的服装。随着时代的进步,村民们又用纺织的土布,自行绣制。这便逐渐形成了锣鼓杂戏独特的戏装。到清代,戏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农村“家戏”也相继而起。锣鼓杂戏演出时,便又租赁戏班子的戏装。年,文化部两次来临猗县录制《三请诸葛》一剧,则是赁借临猗县牛杜镇蒲剧团和运城地区蒲剧团的戏装。年6月,晋京参加“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珍稀剧种展演”时,借用了孙吉村五十年代的戏装,虽然破旧,倒有点古味。不过,演员一出场,就有现代古装传统戏的气息了。

锣鼓杂戏的道具,据传,旧时表演用的是真实兵器,刀枪剑戟,样样俱全。两军交战中,武打是真打实挡,一招一式,必到实处。同时,又要打出兵器砍杀招架的乒乓叮铛响声。使观众如亲临其境,惊险奇特,倍觉精彩。

锣鼓杂戏的鼓点与伴奏:

锣鼓杂戏的音乐,没有丝弦乐器,只以锣鼓伴奏。乐队一般由九人组成。主要乐器有大擂鼓、战鼓、小鼓、铜锣、铙、大钹、小钹以及锁呐等。其特色器乐是门鼓,即特大型鼓。高约60厘米,直径厘米。敲擂鼓者为鼓师,指挥整个乐队。

临猗锣鼓杂戏《铜雀台》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展演的前台乐队---乔正安供图

表演时,乐队排列在舞台右前方。当戏演出前,乐队先敲三通开场鼓。敲锣的,打鼓的,大钹小钹和铜铙,各展技能,共显风采。慷慨激昂震撼人心的精彩锣鼓声中,便迎来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

锣鼓的鼓点主要有八种:即大擂鼓、走场鼓、刹乐鼓、三通鼓、列鬼鼓、行营鼓、跌场鼓、交战鼓。这些鼓点,根据剧情需要和人物表演的动作而伴奏。即:“大擂鼓”以大鼓和大钹为主,专为皇帝或大将出场用。皇帝擂三次,大将擂一次;“走场鼓”以战鼓和锣为主,为人物上、下场时用;“刹乐鼓”以战鼓和锣、铙为主,为走场鼓结束时,转唱或道白时用;“三通鼓”以战鼓和锣为主,有硬三鼓和软三鼓之分。当演员道白或武打结束时,转唱“耍句”前用;“列鬼鼓”以战鼓和锣为主,凡武将带架式出场皆用;“行营鼓”以大钹、铙、锣和战鼓为主,为行军、观景、上、下马时用;“跌场鼓”以大钹和铙为主,为人物悲伤、慌张以及生气时用;“交战鼓”以大钹、战鼓和锣为主,为两军交战,将士武打时用。

许晃(丁守银饰)---乔正安供图

唢呐曲牌有迎亲调、升殿调、割韭菜、钉缸调、银纽丝、煞尾调等。传说,最早杂戏表演的唢呐,都请龙岩寺僧人吹奏。唢呐吹奏时,有小鼓、战鼓、铙、小钹伴奏。节奏欢快,悦耳动听。多用于人物出场、盛摆喜宴,大将“列鬼”摆场和两军交战武打时用。前者体现着欢快喜庆,后者则有武戏文唱的乐趣。

许褚(李正勤饰)--乔正安供图

锣鼓杂戏的表演与唱腔:

锣鼓杂戏的人物表演,唱、念、做、打,样样俱全。从清代手抄本剧目看,人物表演中有“云”、“念”、“唱”之分。“云”即今戏剧中的道白。但杂戏道白后有托腔,并加一声锣鼓。如:曹操(云):老夫姓曹名操(咣),表字孟德(咣),家住沛国焦都人氏(咣咣)。“念”与“吟”即以诗诵为主。诗词每句七字,段落有长有短。诵时分上下两句。上句结尾托腔上扬,下句托音下落。同时,在句中与句末各加一、二声锣鼓。如:曹洪(念):生来性烈(咣)志刚强(咣咣),专为皇家(咣)定太平(咣咣)。红袍队里(咣)曹家将(咣咣),文武双全(咣)是曹洪——(咣咣)。依次吟诵,反复进行。不过,在伴奏的锣声时,要低音轻敲,同时做到随敲随捂不放音。

锣鼓杂戏的唱腔有耍句、银句、赞句、宫调等。也有垛字句和叠字句,还有说唱兼带叙事性唱法和悲欢、紧急的常用调以及数板。可以说腔调多样,随情而定。

在《铜雀台》的折子戏中,以“耍句”为多。此唱腔两句为一段,逐段反复。开口是干唱,有点像信天游的唱法,但又有旋律。如:曹洪(唱):吾主~欢喜~动龙颜——(咣咣),句尾托腔上扬,紧接着乐队帮腔(坳——坳),下句:二箭~满月~离了弦——(咣咣),托腔为平落,同样有帮腔。腔调高昂悠扬,气势浑厚。有力地展示着锣鼓杂戏唱腔的独特风格。

锣鼓杂戏的表演动作,是丰富多彩而又独特的表演艺术。一千年来,杂戏从民间祭祀活动和各派武术的拳术中,吸取借鉴了多样的舞姿动作,使杂戏的表演更加精彩,并逐渐形成戏剧的程式化。锣鼓杂戏表演动作最繁复的是“列鬼”。(列,横排为列。即二人从舞台的上、下门同时出场。鬼,即戴面具扮演往昔之人,故谓“列鬼”。正如现今古装戏中的摆架子、趟马动作,即由此而来)。一人为“独把列鬼”、二人为“双把列鬼”、四人为“四把列鬼”。还有“二把鬼、“对对鬼”、“燃烧鬼”、“带刀鬼”等。两军对阵交锋时,刀对刀,剑对剑,真打实招,发出响声。此阵势又称“三把阵”、“五把阵”、“老套阵”和“冲锋阵”等。此众多的套数,都要一招一式去完成,同时,要与锣鼓的点子紧密配合,方显真实精彩。加之,有悠扬的唢呐曲牌伴奏,更是观者欢悦,听之动情。

锣鼓杂戏的舞台与“引戏人”

相传,清代以前,民间演杂戏的人,是受人们尊崇和欣赏的。每年正月演出前,扮演者化好妆,身着戏装后,便由“引戏人”(亦称班头)带领,前边敲锣打鼓,热热闹闹地迎上舞台,然后,进行表演。(由于锣鼓杂戏的兴盛,故晋南一带,特别是临猗县境,清代时,修建的戏台居多。

国家级锣鼓杂戏传承人李正勤---乔正安供图

据不完全统计,清至民国全县舞台多达二百来座)。

开演前,一阵锣鼓响后,“引戏人”头戴礼帽,身穿黑长袍。手执一根红竹杆,竿头以细竹丝和花绸绢装饰。有的执掌着两面三角龙虎彩旗。走向前台,召集众演员上场亮相,逐一介绍演员的姓名和所扮演的角色。这“引戏人”,是个特殊人物。即是剧中角色,又是戏外人员。一人多职,忙不可支。开演后,“引戏人”站在台左。时刻负责着剧中所需的一切道具,如搬桌送椅,传递道具。同时,又充当报子、家院、中军、差人等一切小脚色。甚至有些演员台词忘记了,还递上一句。故人称“引戏人”是“全包袱”,即“全把式”。这些脚色,大都是教戏师傅亲自承担。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化,“引戏人”这个戏剧中的特殊人物,也逐渐地消失了。

简短的结语

锣鼓杂戏现为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年6月,受文化部特选晋京,参加了珍稀剧种展演,这无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和动力。在这次展演活动中,笔者有几点感想,略述于后:

一、锣鼓杂戏的服装与道具:

锣鼓杂戏源于唐代,庄武王马燧作《定难曲》,命将士们歌舞之。

临猗锣鼓杂戏在山西电视台录制节目演出场景--乔正安供图

表演时,着甲戴盔,武打时,真刀实剑。后村民们仿效制作服饰,必是铠甲之类。在走访考察中,曾涉及到宋元明时,锣鼓杂戏的服装穿什么?无一定论。据民间一些老艺人介绍,清代时,杂戏服装是自制的,用硬纸和皮料,裁缝而成。同时,用胶泥堆塑鱼鳞状,我想,这可能就是铠甲了吧!这也正是锣鼓杂戏真实的原生态表演戏装了。后虽有土布制作,美观鲜丽多了,但必竟不会是现在的古装传统剧戏装。在晋京展演排练锣鼓杂戏《铜雀台》一剧时,曾考虑制作杂戏服装,因故未果。后购置了新的改良蟒靠,虽然新鲜艳丽,但风格韵味不同,更没有特色,故在省城验收时被刷下来。最终借用了孙吉村里50年代的家戏戏装,蹬靴扎靠,肯插四旗。虽是旧破,但还有点古韵。不过,演员一出台亮相,就有点现今古装传统戏的味道了。

至于道具,则是锣鼓杂戏表演中,所用的刀、枪、剑、戟等各种兵

山西省文化厅领导接见临猗锣鼓杂戏晋京演员---乔正安供图

器。据民间老艺人回忆,早年,锣鼓杂戏的演出,用的俱是真刀真剑。武打时,真打实招,并发出兵器碰撞的响声。这也是锣鼓杂戏的一大特色。而在《铜雀台》一剧中,此道具全系传统戏的假兵器了。试想,一个古老的、原生态的锣鼓杂戏,配备着现今古装传统戏人物的化桩与戏装,又是假式道具,那将有什么风格和特色呢?

二、唱腔的搜集与运用:

锣鼓杂戏的唱腔是多种多样的。不仅有男唱,而旦,又有女角唱。各种人物的唱腔又有区别。在晋京展演期间,因时间有限,未能认真搜集整理。同时,展演剧目没有女角登台,故使众多的杂戏唱腔,未能展示出来,这确实是值得重视的。在赴京展演的《铜雀台》剧目中,演员的唱腔,原有乐队帮腔。如:许诸(唱):气欲吞天志量高——(坳坳),勇略盖世真英豪——(坳坳)。浑厚有力,意味深长。遗憾的是,这些古老的、原始的帮腔都全部取掉了。

三、锣鼓杂戏中的唢呐艺术:

锣鼓杂戏表演中,没有丝弦伴奏,仅有唢呐是唯一的管乐器。这也是最早的而又独特的民族乐器,它在杂戏中起着一定的音乐伴奏效果。其曲牌较多,悦耳动听。常用于帝王与大将出场、摆设宴筵,特别是将士出场“列鬼”和两军交战武打中伴奏。不论从表演艺术或观赏趣味来讲,都是锣鼓杂戏中的独有特色。遗憾的是展演中,未有一杆唢呐伴奏。这不免使杂戏的表演艺术有所逊色。

临猗锣鼓杂戏,历史悠久,渊源流长。一千多年来,经久不息,代代相传,深深扎根在河东广大农村这块肥沃的厚土上,散发着浓郁诱人的泥土芳香。她不仅对晋南蒲剧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又是中华民族戏曲史的“活化石”。《辞海》中记载:锣鼓杂戏流行于山西临猗等地,演出形式相当古老,为其它剧种所少见。年,戏剧研究院、山西戏剧研究院,曾两次来临猗对锣鼓杂戏进行了录像存档。年,被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年6月,特选调晋京,参加“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珍稀剧目展演”。80余岁的杂戏表演老艺人李正勤,荣获文化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新庄张军荣获省级优秀传承人,并均给予终身奖励金。由此可见,锣鼓杂戏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的重要性。如何进一步深入地抢救发掘整理,使锣鼓杂戏这一古老而又独特的艺术奇葩,重显风彩,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将是我们刻不容缓的崇高而又艰辛的历史使命。

原载《临猗文史》第10辑

作者:文博副研究员

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山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

运城三晋文化研究会专家组专家

临猗县民研曲艺协会主席

历任临猗县文化馆博物馆馆长

作者/来源:东明摄影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4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