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地的艺术明珠,非遗文化二人转

东北大地的艺术明珠,非遗文化——二人转杂谈

第期啃书君如是说作为一个东北人从小就在“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这样优美的旋律中长大的。当然对于二人转啃书君还有一个比较恐怖的经历,记得小的时候,家里邻居家借来了一盘录像是二人转《黄氏女游阴》,当时听名字感觉很有意思,就和母亲一起去邻居家看,因为家在农村,所以只能在忙完家里活计的晚上去看。去的时候心情还是很好很兴奋的,因为当时能看上电视已经实属不易,但是当录像打开后,我的心情就急转直下了,这是一场有地府的戏,整个画面比较阴暗,演员的唱腔比较凄惨,听着真真的渗人。听完之后,记得回家的路上我都是回头回脑的,生怕有鬼魂一类的在后面跟着。黄氏女游阴《黄氏女游阴》是二人转中的经典剧目,那时候的二人转还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戏种,可能只有东北一带的人会偶尔听一听,二人转相对流行的可能是在广袤的农村地区,人们可以拿着小匣子边干活边听戏,工作休闲两不耽误,闲暇的时候,就着二两小酒,还可以哼上那么一段,生活别说多惬意了。民间秧歌,二人转,丑角扮相闲话少叙,简单介绍一下二人转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吧,二人转主要源于东北大秧歌,结合河北的莲花落这一表演艺术形成了独特的表演艺术。用东北的俗话来说二人转是“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这一句话就说出了二人转的实质。清末民初的闯关东大潮中,大量的山东河北人来到东北,他们不仅为东北带来了大量人口,还带来了很多当地的文化,二人转就是从那时传入东北的,并成为当地百姓一种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东北二人转博物馆二人转表演讲究“说、唱、扮、舞、绝”这五项,说主要包括说白和数板,多用韵白,单出头(单出头为一个人表演的一种艺术形式)语言风趣幽默,滑稽可笑;唱以七言、十言句为主,兼有民歌长短句;扮讲究表演手段和动作;舞功以东北大秧歌为主,同时吸取民间舞蹈和武打动作。绝是绝活的意思,每个二人转演员都有一个一手可以表演的绝活。东北二人转二人转顾名思义,是两个人表演的艺术形式,多是一男一女进行表演,女为旦角,难为丑角或生角。除此以外,还有一个人表演的艺术形式,叫单出头,一人饰多角,也叫独角戏。还有群活,只三个或者以上的人一起唱舞。二人转剧照二人转的唱腔也及其优美,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称。结构为曲牌联缀体,积累的曲牌约有三百多支,比较常见的有五十六支,其中包括胡胡腔、喇叭牌子、红柳子、抱板、三节板、文嗨嗨、武嗨嗨、大鼓调、大救驾、小翻车、哭糜子、大悲调、五字锦、压巴生、靠山调等。比较出名的二人转曲目除了前文提到的《黄氏女游阴》外,还有《回杯记》、《马前泼水》、《西厢记》、《猪八戒背媳妇》、《小拜年》、《包公断后》、《二大妈探病》、《送情郎》等等。比较知名的二人转演员有赵本山、闫学晶、韩子平、闫淑萍、魏三、宋小宝等。二人转代表人物赵本山近些年随着国家的重视,和一些二人转表演者的努力,二人转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这门艺术也在不断散发着属于它自己的魅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6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