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双墙秧歌的传承之路

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在哪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registers.html
                            

“双墙秧歌”《海蚌戏渔翁》演出剧照。

“双墙秧歌”传承人杨美丽在教授乌兰牧骑队员“双墙秧歌”。

乌兰牧骑队员与托克托县第二小学的学生互动,手把手教他们秧歌。

在内蒙古新年舞蹈晚会上表演“双墙秧歌”《海蚌戏渔翁》。

近日,在内蒙古新年舞蹈晚会的舞台上,随着唢呐和鼓点交织,造型奇特、衣着鲜丽的“双墙秧歌”闪亮登场。看到大海蚌捉弄渔翁的精彩剧情,台下的小朋友忍不住“咯咯咯”地笑出了声。一进腊月,秧歌就红火起来了,今年不仅看的人多,想学的人也多了。

起源与融合——历时余年而形成

傍黄河而居的托克托县,不仅丰饶美丽、物华天宝,更是文化的沃土,孕育出许多散发着泥土芳香的文化艺术。“双墙秧歌”就是其中之一。在当地流行的蒙古曲儿、码头调等曲调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了晋、陕、冀民间艺术的元素,融合了黄河文化与草原文明,历时余年而形成。

过去

托克托县地区的民间社火活动是由公街负责组织,每年正月十五闹秧歌时,公街就向各商号要人,有的商号没有这类人才,有的商号忙着做买卖抽不出人来,于是各商号就花钱到附近的村里雇人闹秧歌。前墙子和后墙子这两个村子离县城很近,只有两三里,因此各商号都去那儿雇人,几年后干脆把闹秧歌一事推给前后墙子。前墙子和后墙子原是两个村,中间只隔着一条大路,当时两个村人口都不多,办红火有困难,于是两个村联合起来闹秧歌,起名为“双墙秧歌”。

据“双墙秧歌”传承人杨美丽介绍,“双墙秧歌”产生于明末清初,分为文秧歌和武秧歌,因此,也被艺人们称为“文武带打”,其形式和规模都比较宏大,表演剧目有30多个,演者有余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文秧歌由民间秧歌、民间小调、社火节目等组成,以歌舞为主要内容,是在陕西与河北秧歌的基础上,结合内蒙古独特的人文环境与蒙古族文化元素进行的“二度创作”。通过表演方式、动作以及唱词曲等方面的改编,反映内蒙古地区的独特风貌,代表剧目有《踢鼓子》《海蚌戏渔翁》《竹马》等。在舞蹈动作特色上,文秧歌动作轻巧灵活,其表演技艺突出一个“扭”字,以“曲、仰、俯、撇”为舞者主要体态,以“拧、晃、转、碾”为主要律动,在表现传统秧歌技巧的同时,融合了蒙古舞蹈、二人台步伐特点,表达感情细腻、朴素并且真挚,在托克托县当地俗称“三腰两圪截”。

武秧歌由古典故事、戏曲剧目、武打表演组成,把传统戏剧中的武打场面应用在社火表演中。它不同于纯武术表演,表演者运用脸谱、服饰扮演剧中人物,通过武打的形式,刻画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表演起来刚劲豪放,出手不凡,代表剧目有《孙悟空大闹老鼠洞》《三打祝家庄》《快活林》《打焦赞》《打渔杀家》《武松醉打蒋门神》《三节棍》《七节鞭》等。

传承与发展——文化艺术水平较高

“双墙秧歌”的节目虽然来自民间,但经过老艺人的世代加工、提炼之后,已经艺术化了。其中不少节目文化艺术水平很高,如《海蚌戏渔翁》,曾参加过年全国汇演并获奖。秧歌唱词大多是即兴之作,充分运用了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唱词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喜剧特色。

与很多传承人不同,杨美丽并没有出生在“双墙秧歌”世家,她是在参加工作之后接触并结缘“双墙秧歌”的。谈起自己的非遗传承路,杨美丽说:“年,我从托克托县乌兰牧骑调到当地文化馆,当时呼市文化局组织成立了呼市群艺馆,收集民间艺术节目,‘双墙秧歌’是其中之一,我就参与了这项整理收集工作,在接触演出服装、形式等相关内容并不断和各流派的老艺人交流中,深深喜欢上了这门民间艺术。为了更好地将‘双墙秧歌’传承下去,那几年每年元宵节闹社火,我都积极登台演出‘双墙秧歌’《踢鼓子》等节目。现在‘双墙秧歌’中的三出经典文戏《踢鼓子》《海蚌戏渔翁》《竹马》都是那个时候整理的成果。”

到了上世纪90年代,民间艺人流失很严重,面对这种情况,杨美丽依然每年腊月都到乡镇中进行艺术辅导,帮助人们排练、演出“双墙秧歌”。通过这种不断的学习、指导,她的演出技艺越来越娴熟,成为“双墙秧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随后几年中,她还组织附近的年轻村民整理排练了“双墙秧歌”,使这门民间艺术来源于民间,发扬在民间。

杨美丽介绍,年5月20日,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8月,“双墙秧歌”被批准为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年,托克托社火被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一旗一品”文化品牌,“双墙秧歌”作为托克托社火的重要节目得以传承和发展。年3月3日,在河南省鹤壁市举行的第三届中国社火艺术节暨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评奖活动中,托克托县排演的“双墙秧歌”在12个省区市的13支参赛队伍中获得了金奖。

抢救与保护——多渠道扩大知名度

屡获殊荣的“双墙秧歌”离不开当地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的默默付出。在经济快速发展、农村文化环境随之发生变化的今天,能够掌握传统秧歌技艺和纯正舞蹈风格的民间艺人已越来越少,保护和传承工作迫在眉睫。一位此前曾跟拍过“双墙秧歌”老艺人的媒体人证实说,早年的“双墙秧歌”,在舞台上的表现力远超于今。随着部分老艺人相继去世等原因,使得“双墙秧歌”传承出现了严重的“断层”,主动参与的人逐渐减少。很多“绝活”已经无法再次出现在舞台,甚至已经失传。好在文秧歌目前传承起来相对容易。

为抢救和保护

“双墙秧歌”,当地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把“双墙秧歌”作为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项目之一。杨美丽积极响应号召,一改原来世家传承方式,将这一项艺术文化融入乌兰牧骑等专业团体,把一些经典剧目搬上舞台。同时,通过乌兰牧骑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工厂、进军营和送文艺三下乡等活动,扩大非遗项目知名度和影响力。年,在非遗项目进校园活动中,托克托县乌兰牧骑队员们多次进入学校为师生们展示了精彩的非遗节目《竹马老罕王进京》,并邀请在场学生一起参与互动,激发了小学生对非遗文化的浓烈兴趣,每到一处学校就迎来了师生们的掌声不断,每一次演出都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这让杨美丽看到了传承的希望。在杨美丽和乌兰牧骑团队的努力宣传和表演下,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并热爱上了这门非遗艺术,目前,已有30余名小学生主动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学习“双墙秧歌”,并顺利成为“小小非遗传承人”。托克托县第二小学负责人表示,托克托县文旅部门和乌兰牧骑队员们多次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不仅提升了校园文化建设、丰富了学生的课外体验项目,还提升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一颗热爱传统文化,并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种子。

近年来,随着“双墙秧歌”在文化主管部门和非遗传承人的共同努力下,呼和浩特市周边各个重大活动节点总能看到“双墙秧歌”登台亮相,在为群众文化生活带来了欢乐的同时,也使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发扬光大。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原标题:《非遗“双墙秧歌”的传承之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