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谈古论今说元宵准格尔旗发布

古代习俗起源变化

在古代社会,元宵节文化内涵的核心是祭祀太一神(即北极星神),祈求丰收和子嗣。古人认为太一神作为星空之帝,主管着对农业丰收至关重要的刮风下雨、水旱灾害。古人在这个时候祭祀星宿尊神太一,是希望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并祈求人的生殖繁衍。由于后世将祭祀活动转变为夜间,这些活动在月明之夜进行更方便。因此,祭祀太一神的节日也转到了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最初的习俗,一是张灯,灯俗的最初含义是祈子。灯是星星的象征物,也是生命与人丁的象征物;二是吃元宵,也跟祭星有渊源,元宵也是星星的象征物;三是“走桥”,元宵之夜或正月十六,妇女们搭伴去走桥,以为有利生育,宋代以后把男女约会的桥称为“蓝桥”。早期元宵节的主题是祈求生殖,跟婚姻密切相关,元宵节的夜晚出游赏灯活动成为男女结识或约会的良机,古代留下了许多吟咏元宵节的爱情诗文或讲述此夜艳情的故事。据可靠的文献记载,以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是在汉末三国时期。魏晋之后,星宿信仰淡化,元宵节祭星、祈年、祈子的习俗都已衰落,元宵节成为狂放的欢庆娱乐活动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猜灯谜、划旱船等几项重要习俗基本相同,体现了我国元宵文化的魅力。

吃元宵,从宋代开始民间流行一种新奇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把它称为“元宝”,以白糖、玫瑰、芝麻、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闹花灯开始于西汉,兴盛在隋唐,传承到今天;猜灯谜,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踩高跷,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舞狮子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兴盛于唐。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随历史的变革不断发展演化。节期的时间,汉代仅为一天,东汉明帝时期,提倡佛教,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也就形成了元宵赏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南北朝时,元宵节燃灯已经盛行,而真正让元宵节燃灯习俗发扬光大的则是隋唐。隋朝时,元宵节已盛况空前。当时的长安城居民都会出来观灯看戏,街头表演也丰富有趣,“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伎,诡状异形。”到盛世唐代,皇帝热衷赏灯,元宵赏灯十分兴盛,无论是京城还是乡村,处处张挂彩灯,让人制作巨型灯笼、灯楼、灯树,灯期为三天。宋朝从正月十四到十八,都有燃灯活动。宋代元宵除了“妇女出游街巷,自夜达旦,男女混淆”的狂欢外,还有官员、君王与百姓同赏元宵;甚至有恐怖色彩,刑狱机构会利用灯饰、图像演绎狱户故事或陈列狱具等。元宵节在宋代发展成最热闹的世俗狂欢节,灯节更加丰富多彩,元宵赏灯持续五天。那时还兴起了猜灯谜,即将各种灯谜写在纸条上,贴在花灯上,猜中的人还能得到小小的奖励。到了元代大部分假期都被取消,元朝统治者认为生命在于运动,工作就是休息,全年假期只有16天。明代则是自初正月八点灯一直到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以显示歌舞升平,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与春节相接,白天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清朝满族入主中原后,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举办,只有三天,但是灯火璀璨,灯也更加精致奇幻,赏心悦目。

随着时代的发展,元宵节花灯种类也越来越多,有仿照事物的形象编制的形象灯,如龙灯、虎灯、兔灯;有根据民间故事编制而成的活动灯,如牛郎织女灯。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盛大,民族特色越来越浓,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因为灯期不同,所以最初张灯的那天叫“试灯”,十五这天叫“正灯”,最末一天叫“残灯”、“阑灯”。清朝以后,元宵节不断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古老民间习俗。

当今活动集体狂欢

中国传统节日的庆贺活动大多在家族、家庭的私人生活空间举行,而元宵节的节俗活动是在公共空间举行。与其他传统节日强调“阖家团聚”不同,元宵节则强调的是“普天同庆”、“集体狂欢”。

在古代社会,元宵节是一个独立的节日。近代以来,元宵节成为春节的一部分。在当代社会,如果把它看作一个独立的节日,那么它就是仅次于春节、中秋节的第三大节,甚至可以和中秋节相提并论:从天文物候来说,都是月圆之日,只不过元宵重在赏星,中秋重在赏月;一个在开春祈求丰年,一个在秋后庆贺丰收。若将元宵节看作春节的一部分,那么元宵节就是春节的高潮期,腊月二十三到春节前忙于置办年货,除夕到初十左右忙于祭祀、团圆、拜年,人们出于礼俗要求在家院内忙碌,庆贺活动大多在家族、家庭的私人生活空间举行,期间大多数节俗活动都是庄重严肃或依照礼俗规范进行的。到了十五前后,这些依礼而行的活动都已完成,剩下的就是近乎完全的娱乐游戏了。所以元宵节的灯会、唱戏、扭秧歌、舞龙舞狮等主要欢庆活动转向户外,在街道社区举行。以大规模的游艺狂欢娱乐活动为主。元宵节过完了,人们才觉得过完年了。

由于过罢小年之后,人们欢度新年的亢奋激情尚未消除,又值农闲时节,为迎接新年伊始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而走出家门,张罗集体娱乐红火,至十五之夜达到热潮顶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准格尔旗这个偏僻闭塞、贫穷落后地区,老百姓也照样要闹腾红火。不管农村还是集镇,家家户户都要把灯笼裱糊一新,太阳一落,就点着升挂到高高的灯杆顶上。元宵节的中心议题就是一个“闹“字,红火热闹。二人台小戏还有一出《闹元宵》。让人们在烟花爆竹、华灯溢彩的喧闹声中通宵达旦,尽情红火,放纵欢乐。在这个狂欢节日里,人们一向遭受压抑和禁锢的身心得到了解放,即使跑跳得腰酸腿困,浑身疼痛,也没一个叫苦的,反而觉得精神抖擞,其乐无穷。元宵狂欢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的兴奋剂。

准格尔旗的沙圪堵、纳林、暖水、五字湾,民国初年就是远近闻名的古老集镇,这些集镇正月十五的闹红火也很驰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纳林每逢元宵节就有很多外地人正月十四就赶来看红火,纳林街上的车马大店住满了四方来客。每年的红火举办三天,十四开始,十五正会,十六末结会。红火项目有:高桥队、秧歌队、二女子拉溜轴、狮子龙灯、跑旱船等。节日焰火有:猴儿尿尿、白鹅下蛋、炮打城等。由于本街有三家烟花爆竹手工店铺,每年的元宵夜纳林街道爆竹连天、鼓乐齐鸣、彩旗飘扬,火笼堆在街道两旁,红火队伍每到一个店铺门前都要红火一阵子。五十年代前,店铺老板出面打赏,给一些铜板或者银元。最次的店铺或大户人家也散一排子纸烟洋糖。五十年代后,街道两边行政企事业单位及个体工商户近百家,为感谢演出人员付出的辛苦,改为用“红包”打赏。

故乡常胜店距纳林二十华里,正月十五中午吃罢饭,跟随村里半大小子们步行到纳林看“红火”,纳林原来的旧街道本来就窄别不宽淘,来的人多,人山人海,街道挤得水泄不通。娃娃们个子小瞭不见又嫌拥挤,有的捜头密圪垃跳上了街道两旁的房顶,有的急马流星爬到树圪叉上观赏。在鼓镲节奏声中,鼓乐队开道,高桥队和秧歌队以及狮子龙灯队跟进,其他丢丑卖俏的大头和尚断后。就这样,红火一直持续到午夜,接着就是看最稀罕的电影。看完红火借着月光瞌睡丢懂往回返,劳累的回到家中已经后半夜,有的家中拿点干粮充饥;有的水米没打牙,饿的肚子咕咕响,就那也没觉得后悔,第二年照样去。

元宵节,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推动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繁荣发展,它可以涵养国民昂扬向上、阳刚雄健的民族精神。

作者简介:

刘富义,退休教师,现为准旗薛家湾五老宣讲团成员。

来源:大美准格尔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2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