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传来民欢庆,全国文明村镇有咱村;拉起胡胡唱几声,表一表咱赛罕榆林镇河南村……”这几天,对于河南村的村民来说比过年都高兴,得知本村获评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村民们的幸福和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有感而发自编自演二人台,用歌声表达喜悦之情。
“获得了全国文明村镇的殊荣,这份荣誉来之不易,同时也更加振奋人心。对于我们村‘两委’和村民来说是一种激励,下一步我们要逐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持续提升文明村形象,打造美丽乡村!”河南村党支部书记范前恒高兴地对记者说。
河南村距离市区30公里,全村总面积6.2平方公里,常住村民有户人。走进河南村,平整笔直的村间道路、粉刷一新的白墙红门、干净卫生的水冲厕所、美观实用的文化长廊……一幅村美、民富、人和、业兴的文明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文明创建非一日之功。近年来,河南村深入开展全国文明村创建活动,着力提升乡风文明,逐渐让文明新风根植于村民的思想中。经过村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讨论,从思想教育、健康生活、社会风气、邻里关系、环境卫生等方面重新制定完善了村规民约,引导村民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村“两委”班子还结合本村实际,建立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合理制定了红白事宴随礼消费标准、办事规模和报备等相关事宜,对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良现象进行专门劝导。从年开始,村“两委”每年开展评选文明户、好婆媳、好家庭活动,以此来激励村民争当文明户争做文明人。现在,村民家庭关系和谐,邻里关系和睦,村民的文明素养也得到了提高。
近年来,在培育文明乡风的同时,河南村大力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提升村民幸福感。年,河南村为常住村民安装了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实现了村民常用电不花钱。开始进行环境整治,不仅建起了公共水冲厕所,街巷配置了垃圾桶,还为符合改造条件的村民家中安装了水冲马桶、淋浴和洗脸池,对不具备改造条件的村民安装了“卫生厕所”。“现在村里有4名环卫工人负责村内卫生,对各家各户的生活垃圾日产日清。”范前恒说。
“变化太大了,想也想不到!”70岁的村民赵计娥是土生土长的河南村村民,对于村里的变化她有着切身的体会。“以前的生活环境和现在没法比。遇到下雨天,村里的街道、自家的院子里都泥泞不堪,旱厕臭气熏天。现在硬化的道路铺到了家门口,家里装上了水冲厕所,太阳能发电不花钱,热水器洗澡方便,出门就有垃圾桶,村民文明程度提高了,环境卫生也变好了,俺们村里和城市的环境一个样!”走进赵计娥家的院子,红瓦白墙、房舍整齐、窗明几净、井然有序。
赵计娥家的变化只是河南村的一个缩影。村庄环境美化了,村民庭院漂亮了……这一切让村民们的生活也更加舒心。
文明新风凝聚人心,特色产业助农致富。近年来,河南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引导村民种植大蒜,发展特色产业。年,大蒜种植面积达亩,仅此一项村民每亩地收入增加多元。年,村委会流转亩土地进行规模化种植,壮大村集体经济,并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子,又引入种植朝天椒。“村里还成立了机械化作业队,购买大型拖拉机、旋耕机、收割机等农资设备,除了为流转回的土地服务外,还以低于市场服务的价格为村民服务。”范前恒说。
如今的河南村,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生活富裕,文明乡风浸润百姓心田,村民的笑脸也更加灿烂!
记者刘军通讯员李颖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