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归隐”,直播帝国兴起,东北剧场演员纷纷跳水直播。主流娱乐形式从二人转到MC喊麦的无声位移,金钱和权力的默默移交,是这个时代最使人目瞪口呆的故事。
每日人物(ID:meirirenwu)文/姚胤米
编辑/金赫
最优秀的东北喜剧演员也不得不承认,“舞台上唱得再好,得到的掌声再多,依然改变不了喊麦才是直播主流的事实”。蓝波说,这是剧场演员直播后不得不接受的局面。
统治了东北主流娱乐形式几十年后,直播上,他们却需要让出王者宝座。
喊麦,意味着一种比二人转剧场更加彻底的发泄形式,意味着主流音乐人所无法接受的歇斯底里,意味着强烈的情感,意味着草根、三四线城市、底层呐喊。但对于剧场演员们,这却是难以跨越的一关:他们早已习惯了“逗乐”窠臼,只能退而求其次。
喧嚣表象背后,庞大的虚拟帝国中,暗浮着现代人精神虚无的冰山。在这场全民追逐的游戏中,金钱成为绝对的主宰,其他一切都微不足道。
这里是罗陀斯,就在这里跳跃吧。东北直播江湖中,主流娱乐形式的这场无声位移,金钱和权力的默默移交,是这个时代最使人目瞪口呆的故事。
铁王座
下午两点钟,四平市人民剧场的二层办公区,蓝波早早来到这里,一边举着手机,一边到门口跟我会和。
歌手出身的蓝波跨进了直播的行列
他匆匆打了个招呼,低声对着手机说:“嗯呐昨晚喝多了”,直到进了办公室,他声音才提高了半截,略带宣告意味地说了句:“先不跟你们唠了”,我才意识到,原来他在直播。
蓝波不介意在直播镜头前打电话,也坦然地和我聊起约访过程。在采访正式开始前,他试图中断直播,但却用掉了整整三分钟。他重复最多的话就是:“別(四声)刷了”,但公屏上的小礼物仍不间断地“呼呼”往上冒。
蓝波一边说着“咋这么犟呢”,一边轻轻往自己脸上拍了一巴掌,他“啧”了一声,表情严肃地对着屏幕解释自己接下来有正事儿,要“和人唠嗑”。
粉丝还是不放,蓝波佯装生气:“你们是不是故意的,逼我撕脸是不是?”说着,又把手贴近颧骨做出撕扯的动作,旁边的我没忍住笑出了声。
有粉丝在提出要“见见女的”,蓝波把镜头转向了我面前,我向手机屏幕招了招手。尽管在手机屏上看到的是自己的脸,那一瞬间仍旧有一丝窘意冲上眉间。
礼物和留言仍旧不间断地从手机屏幕的左下角涌出来,蓝波对着镜头说:“咋地了,你们家都动迁了啊?”粉丝终于提出了最后的要求:要蓝波表演个绝活。蓝波看了看,轻哼了一声:“啥叫绝活,表演完了绝对不能让人活着下去,你来吧!”
空空的会议室里,回荡着蓝波一个人的声音:“……你来吧”。他像是一个威严的王者,又像是一个舞台的丑角。他发出命令,又接受指挥。说完之后,他按掉了直播界面,空气瞬间陷入沉寂。
那一整段直播的时间,他坐在椅子上,周围的世界似乎并不存在,他听不到虚拟世界中其他人的声音,只是一个人对着手机屏幕“白活”(四声,意为无聊的空话)。在几年前的蓝波看来,这种行为“就像个神经病”。但现在,他已经逐渐适应了直播式表达。
每当结束之后的时间,他一个人坐在那里。世界变得静默。
如今,这座缓慢爬行的东北小城,传统的剧场养料正被抽空,剧场演员们面临着一个尴尬的节点。
加入到直播中的二人转演员不止蓝波一个。剧场负责人李建峰说,目前团队里四十个演员,每一个都在直播。他担心这种分心直播的行为会影响剧场生意,但这却是无法逆转的趋势。
喜剧演员
剧场的演出仍在继续。11月26日晚上的演出中,蓝波总共换了三套衣服,作为整场演出的主持人,换装成为每次亮相时避免观众厌烦的一个方法。
当晚的表演者是染着一头“奶奶灰”发色的蓝小闹,他是蓝波的徒弟,戴着一副大号墨镜,穿着一套宝蓝色缀满亮片的西装,负责劲歌热舞。
四平人民剧场的演出现场
依旧是老套的表演。蓝波没有下台,他倚着一个小讲台,在节奏稍稍慢下来的间隙,对着话筒往前走出了几步继续吆喝:“来动动手,onetwothreego!”,拍手的声音入耳清脆。
对于生活在这座东北小城的年轻人来说,除了电影院、KTV和桑拿汗蒸,人民剧场是另一个“放松压力”的选择。
但现在,这个以“二人转演艺大舞台”为名字的剧场,每天3小时的演出里,真正唱二人转的时间不足十分钟,更多时候,男演员和女搭档表演不同程度的“荤段子”小品。
这种表演经受住时间的检验,它击中人性的软肋。演员们懂得那种观众渴望却无法说出口的“幽默”。
走出剧场,笑声很快消隐于空气中。年冬天的夜晚,十点多的东北小城,路上偶尔出现几个赶路的行人,闷着头,弓着背,在接近零下二十度的空气里快步前行,一声不吭。剧场和现实之间拥有难以逾越的鸿沟。
东北剧场表演形式最辉煌的代表人物是赵本山。他剔除了二人转表演中的“荤段子”,换装成小品,把它带上了中国最高的春晚舞台,并统治了这个舞台二十多年的时间。他是上一个时代的王者。
随着赵本山的“归隐”,这面精神旗帜日趋黯淡。而他的弟子们,除了宋小宝、小沈阳偶尔崭露头角外,其他人很难再获得主流舆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