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属草原文化和黄土高原文化的交融地。千百年来,在这块土地上辛勤劳作的府谷人,创造了丰富多彩、风姿独特的民间艺术。其主要种类有民歌、民间吹打乐、民间歌舞、地方戏曲、民间文学、民间造型艺术以及民间工艺美术等。
府谷民歌
府谷流传的以山曲儿、小调为主,调式多样,与内蒙的漫翰调和榆林以南的信天游均有相似之处。还有劳动歌曲、风俗歌曲、秧歌、酒曲等。山曲、酒曲,其歌词大都是即兴编唱,采用比兴手法,触景生情或借景抒情是其突出特点。
其基本格式是上下句结构的两句体,歌词字数不限,灵活多样。一般上句起兴作比,下句点题,如“二不流流山水滔河塄,难活不过人想人”、“马里头挑马一搭手手高,人里头挑人就数哥哥好”、“铜瓢铁瓢水瓮沿上挂,至死不说那拉倒的话”……也有上下句直叙因果等多种内容的:“烧酒本是五谷精,喝在肚里养精神”、“你走那天刮了一场风,走着坐着我不放心”、“瞭见那村村不见人,泪蛋蛋抛在沙蒿林”。
曲调悠扬高亢,粗犷豪放,节奏鲜明,韵脚和谐,充分体现了府谷人的真实性格。小调、词曲比较固定,有叙事抒情的通行小调,有闹秧歌时唱的秧歌词,还有迎亲歌、劳动号子、祈雨调等,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语言质朴生动,曲调跌宕优美,性情刻画细致精确。“摇三摆”、“白羊肚手巾”、“白衣衫衫”等成了府谷具有代表性的民歌。
民间吹打乐
以新民、孤山、麻镇一带的唢呐和府谷镇、庙沟门一带的大鼓较为有名,其结构和演奏技巧特点,造就了它粗犷、明快和热烈的独特风格,是重大节日及乡村红、白事务不可缺少的助兴节目。
民间舞蹈
以秧歌为主体,当地群众习惯称为“闹秧歌”、“闹红火”。其历史悠久,形式多样,群众性强,主要有大场秧歌(大秧歌)和小秧歌(踢场子)两大类。大场秧歌,是一种在广场上进行的集体性歌舞活动,规模宏大,气氛热烈。并伴子、龙灯、竹马、旱船、大头罗汉及高跷队、腰鼓队。小场子秧歌,参加人数为二、四、六、八人,成双配对。男持彩扇,女舞彩绸,既刚健,又柔美,既潇洒又细腻。逢年过节,城镇里总要组织秧歌队,拜年问好,尤其是元宵夜更是秧歌的盛会。
地方戏曲
府谷及其周边旗县流传着一种由民歌向戏曲发展并已初具戏曲雏形的“二人台”。其语言通俗易懂,大量吸收和运用当地群众丰富的词汇,具有热情大胆、心直意显的艺术风格,有浓厚的生活情趣。“二人台”音乐具有当地人热情奔放粗犷强悍的性格特点。旋律跌宕起伏,委婉多姿,音域宽广,优美动听,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主要有清唱二人台、跑场二人台。主要剧目有《五哥放羊》、《走西口》、《打樱桃》、《探病》、《听房》、《方四姐》等等,在当地还流行一种叫道情的地方小戏种。
在府谷的黄河之滨和长城沿线,流传着一种由民间故事、传说、笑话所组成的民间文学,其语言通俗、朴实,富有生活情趣,散发着泥土芳香。民间文学以不同的情节,通过不同的人物直接表达劳动人民的爱憎和向往。老干部张润翙同志先后整理出版了《陕北节日民俗故事》和《塞上民间故事集》两书,为榆林市乃至全省的民间文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民间工艺美术
府谷当地有绘画、剪纸、刺绣、雕塑、纸扎等,其中剪纸、刺绣、纸扎较为突出。逢年过节,窗户上、门楣上贴剪纸,新婚时的新房、顶棚也贴剪纸,其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表现手法不拘格,或精细,或粗放,或夸张,或古朴,既有浓厚的装饰趣味、观赏魅力,又有其实用性。刺绣在府谷几乎是普及到户的工艺,门帘、枕头、桌围、兜肚、烟袋、围脖及鞋垫,现在又有家电的护套,姑娘媳妇们总要将它点缀一番。纸扎在府谷的显著特点就是艺人颇多,乡乡会扎,镇镇有店。纸扎工艺品主要有用来为死者尽孝的纸工艺品,如阴宅、纸骡、纸马、纸鹤、引魂幡,还有烘托节日气氛用的花灯等,其艺精湛,令人叫绝。
府谷是陕北民间艺术之乡,年,陕西省有西北五省区先后举行了民间音乐舞蹈会演。麻镇人丁喜才两次参加区、省会演,并以自打(扬琴)唱的府谷“打玩艺儿节目”——《五歌放羊》、《尼姑凡》赢得了艺术家和观众的高度赞扬。年,府县参加省民间文艺会演,我县选手获得九个奖项。西北歌王王向荣就是府谷走出去的农民歌手。柴根儿、张富奎、刘美兰、张亮亮、温永开等一大批文艺人才正是这块民间艺术沃土上成长起来的。